【《枕草子》与同时代的宫廷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被同称为平安时代的“文学双璧”,与相隔两百年后问世的鸭长明的《方丈记》、吉田兼好的《徒然草》并称为日本文学史上的“三大随笔”,而最早问世的《枕草子》在日本文坛上的先驱性作用自是毋庸置言。】
天幕放出了《枕草子》的内容,和部分作者简介。
清少纳言并不是作者的原名,“清”是她的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职称,是平安时代著名的歌人、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
清少纳言生于世代文官家庭,与李清照的家庭背景类似。清少纳言能读汉书,深受唐诗宋词等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文化背景也是类似的。
但是清少纳言曾经入宫中当女官,随笔作品便是《枕草子》执笔于在宫中供职的时候,成书于离开宫廷之后,被后世誉为“日本散文鼻祖”。
【当李清照因为南宋后来越来越严苛的社会风气被贬低时,清少纳言却与其他日本女性作家一起,开辟了日本国文学的源流,创造了女性发起的日本主流文学,赢得了自己的声音。】
【清少纳言的文学境遇却比李清照要幸运得多。她的创作与同时代的男性汉诗文相比,在日本文学史上享有更特殊的地位。《枕草子》从写作方法到审美情趣都对日本其后的文学,甚至于近现代的文学产生了多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同时代的男性汉诗文还在模仿唐诗宋词写和歌时,清少纳言的目光投向自己身边的生活,用轻松的随笔描写身边的四季变化,记录平安时代的风俗世相、人情往来,和日常生活琐碎小事的瞬间之美。
现代人看《枕草子》也能觉得很亲切很轻松,与日式一贯的“日常流”“轻松流”格调符
合,而这就是清少纳言千年前奠定的基础。
.
“第一段,四时的情趣,第二段,时节……扫兴的事,树木的花……她以为,自己写写诗词,被人追捧几l句就已经是大宋的才女,但是现在与这些日本女人相比,突然觉得远远不够!
【《源氏物语》奠定了日本的“物哀”文化,影响了日本整个民族的民族文化。】
【紫式部有一点与李清照很像,她也丧夫成为了寡妇。但这并不影响后人认可她的文学成就,将《源氏物语》捧成了整个日本的代表作。】
无论是紫式部还是清少纳言,生活时期与李清照都有交叠接近的时期,生活背景也相似,甚至一些人生遭遇也相似。
但是因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这样的结果,让大宋的文人士大夫很不服。
“我们大宋不缺才女!”
只是这一次,显得格外的无力。
【此外,和泉式部是个比较特别的特例,代表作《和泉式部日记》,她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多情、奔放的绝代佳人,一生离不开爱情,放在宋朝大概要被骂死。】
武曌笑出声来。
她这样的地位,有几l个男宠都要被骂,那日本女子一生离不开爱情,还真是大胆!
有趣!
不知道今天又有多少儒生要被气死!
【和泉式部是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和歌歌人,位列中古三十六歌仙。她的诗歌收在《敕撰集》中有246首,加上家集《和泉式部集》和日记中的共有1500首,是一位很高产的诗人。】
【《和泉式部日记》又称《和泉式部物语》,和泉式部将她与多情男子敦道亲王之间产生的具有艳丽的恋爱经历的爱情故事以小说和诗歌的形式交织起来加以描述。放在宋朝,估计只能藏于闺中不让流出,但是她的诗歌非常别致,主要以爱情生涯的恋情诗歌为主,在日本同样很受欢迎。】
“女子的情诗竟然还能被称为名著???”
不光宋朝,各个朝代的儒生都表示不满。
【在这三位之前,还有一位没有留下真名的女作家。】
【《蜻蛉日记》,又名《蜉蝣日记》,作者“右大将道纲母”。平安时期女性地位低下,这个“右大将道纲母”意思是“右大将道纲的母亲”,是以儿子的名字为片假名。该作品是自954年到974年的自传日记,正值华夏宋太祖赵匡胤时期。】
赵匡胤不理解:“日记,这明显是私人文学,为何也要流行出来?”
后世连日记也重视?
他不能写书,那写个《帝王日记》是不是也可以留名青史?
【该和歌被收录进了《百人一首》,作为“女流日记”的先河,作品对以《源氏物语》为首的多数文学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被推崇为对自身心情和经验客观自叙文学的先锋之作。】
不光赵匡胤心动,听到闺中日记也可以开创文学界先河,不少识字的贵族女性都心动了。
写成李清照那样太难,但是写日记,日日记录,听起来就不难。
她们是不是也可以试试?
【而且,这样单独的三位女性文豪并不是如李清照一样,偶然的孤例。三人的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女性创作群体———女房作家群!】!
西羚墨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