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 商业与货币13

【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终导致了商鞅被车裂,但是抵挡不了大秦一统天下。】

【大清不接受新事物,认为“不义”。但是日本接受了,并且迅速取代了大清。】

日本学习的华夏的养蚕业丝织业,但是并不在乎蚕宝宝的生命。

明治维新后,日本人如饥似渴吸收着西方的先进工业,烘箱、缫丝厂在日本迅速发展,日本丝的质量越来越高,短期内快速超越了清朝的丝,成为最受欢迎的亚洲细丝。

除此之外,还有养蚕

的技术。

养蚕和种植水稻,因为二者实在同一时间,4月到6月。这也就意味着,养蚕,就不能种水稻。

工业发达后,日本人开始给蚕施加化学药物,让蚕改在7月或者9月孵化,这样可以抽出有限的人口轮流忙碌养蚕或者水稻。

因此,日本的养蚕业和水稻业齐头并进,都得到了大力发展。

但是反观清朝,依然是卫道士的阻拦,认为对蚕用药“不道德”。

蚕宝宝得以寿终正寝,但是蚕农却越来越贫穷,最终连饭碗也被人砸了。

.

“清朝与现在,也隔着千年了吧,缫丝技术竟然一点都没进步?”

汉朝时期,在对外贸易中以丝绸占据不容置疑的优势地位,汉朝的织女们听着后世的缫丝技术感到不可思议。

后世不是连织布技术都进步了许多吗,怎么缫丝技术彻底停止,纹丝不动?

“那些臭男人自己不养蚕不缫丝,管起别人的事倒是一套又一套。”有织女一听到天幕说得各种不允许,就想骂人。

一听到又是那些只会说理论的男人说的屁话,他们若是真关心蚕,怎么自己不去养蚕,不去把蚕破茧而出的蛾子养起给它们养老送终!

【日本的丝织品超越大清之后,不仅仅是商业上取代了大清的丝绸贸易地位,还为日本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以及称霸世界的经济基础。】

【清末时期,日本相继对俄罗斯宣战,对清廷宣战的背后,是经济基础已经超越了俄罗斯和大清。】

清朝时期,儒学更为兴盛,出现了大量“儒商”,行商思想上出现了“义利”的取舍之争。

“取义不取利”原本是儒家的思想,在清朝却被运用在商业上。

这并不代表他们完全不想要利益,只是学会了儒生的遮羞手段,在攻击自己不认可的商业手段时,就可以攻击对方“不义”。

比如抗拒新型缫丝机,名义上“不义”,实际上是大商人手下的纺织作坊里,女工比缫丝机还要廉价。

明末清初出现了各种作坊,清朝继承了下来,纺织作坊非常普及,纺织女工遍地都是。

大商人宁愿用廉价的女工,成熟的技术,也不愿意因为冒险放弃到手的利益。

本质上,依然是既得利益者的保守势力,赢过了想变革的新兴势力。

【清朝人怜惜蚕宝宝的生命,其实让我非常疑惑。】

【怜惜蚕宝宝的生命时,也没见你们少吃阿胶,少用龙涎香,少用虎鞭,少收藏犀角象牙。】

阿胶是驴皮制作的,龙涎香是抹香鲸的肠道分泌物,虎鞭不用说,老虎都秒射还想靠虎鞭壮阳,做梦比较快。

然而因为贵族追捧,为了这些东西,多少驴子、鲸、老虎被杀。

华夏原本是有4种老虎,分别是华南虎、孟加拉虎、印度□□,虎、东北虎。只有华南虎是华夏独有品种,现如今在野外已经灭绝了。

哪怕不是商人,看到这一幕,玄烨也知道了结果。

?想看西羚墨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吗?请记住[]的域名[

事实上,东北人参经过外国人参的冲击,一直到现代都没有立足国际市场的人参品牌。

韩国所谓的高丽参,与东北人参同处于长白山上,但是韩国的高丽参品牌可以做到世界第一,而华夏的人参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的西洋参、花旗参、高丽参等等外国品牌,甚至连东北也开始种植西洋参品种。

【与美国的贸易,只是饮鸩止渴,并不能拯救大清,反而让大清的白银更多的流向海外。】

【当清廷本就有限的经济产业陶瓷、丝绸、茶叶,全部被其他国家抢走市场,当清朝人口剧增田地却被垄断,贫穷人口越来越多时,大清还能如何应对?】

【最终,大清走上了宋朝明朝用过的老招式:

“印钞票”。】

大清的印钞票,玩出了新花样。

先是大量铸造重量轻而面值打的铜铁大钱,市面上有了面值1000文、500文的铜钱,还印刷了大量的宝钞。

这两个手段是不是很眼熟?

.

孙权:???清廷是不是抄袭了自己的手段,这不就是他的“大泉当千”“大泉五百”吗?但是问题是,自己的大钱不是失败几千年了吗,清朝竟然还用?

朱元璋:朕的大明宝钞刚被骂过,又有人来学。

挺好,看来史书真是白写了,这清朝皇帝看来书也没比自己多读几本。

【然后,清朝开始学洋人,发行“国债”和“股票”。】

清朝先发行的“国债”,主要是发给富贵人家兑换资金,美其名曰“劝借”,还嘉奖出资较大的民众,约定时间返还。

但是返还了吗?

没有。

不但各种拖欠,还试图再发新的股票集资,这一次,上当受骗的民众再也不愿意出钱,“昭信股票”无人问津。

但是各种折腾之下,清朝的市场经济越来越乱,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

从1853年,清朝铸大钱开始,市场进入通货膨胀,物价疯狂上涨;

1853年,清廷发行国债,骗了一笔钱后潇洒滋润了一段时间,并且为了解决财政赤字,开始对国产鸦,片收税,清廷过了一段好日子。

但是,外患又来了,甲午战争爆发,清廷战败花光骗来的钱,还带来巨额赔款。

1896年,清廷财政赤字达到了1292万两白银;

1903年,清廷财政赤字达到了3000万两白银!

可能有人问,清廷财政赤字如此严重,怎么赔得起天价赔款?

除了前面提过的花式名目压榨百姓,还有个手段:不断地抵押自己的土地、矿产和国家资源,换取列强国家的贷款,再来赔偿清廷给列强国家的赔款。

这种手段,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

.

荆咕放出了一段视频:

视频里,一位身躯瘦弱拖着长辫子的男子,精神带着异常的亢奋,从家里卷走地契和最后的古董,要去大、烟馆。

“儿啊,这是你爹留给你的祖产,你不能对不起你爹啊!”他的老母亲在后面哭喊着抱住他,却被男子一把甩开:“滚!”

“儿啊,不能当啊,你当了你妻子孩子,不能连祖宅祖地也当掉,日后让咱家人如何立足!”老母亲继续冲上来,抱住他的腿。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能打动男子。

他不耐烦的一脚踹开老母亲,哪怕听到老母亲“咚”的一声似乎撞到了哪里,也没有回头。

他亢奋地带着地契,直奔大、烟馆,谄媚的把地契献给老板;“您看,我是不是可以进去继续抽了?”

“这些只能抵你之前欠下的大.烟款。”老板不以为然掀开看了看,随意地拉开抽屉把地契扔进去,里面满满的一抽屉各色地契。

“这一次的,先欠着吧,进去吧!”

然后画面一转,变成了清廷跟西方列强贷款。

官员献上大清的土地、港口、矿产地点,西方列强开出贷款:

“这些只能抵你之前欠下的赔款。这一次的,先欠着吧!”!

()西羚墨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