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会觉得大唐最强大就看不起其他国家的技术,也不会觉得华夏是农耕大国就看不上其他小国的蔬菜。
【所以,大唐的海外贸易,其实是双赢的贸易,海内外进行交易的表面上看是奢侈品,其实也是技术文明的交易,并不是后世那种买了之后束之高阁的做法。我说的是谁,大家应该猜到了。】
弘历:“……”
他猜,说得是大清。
他的身上穿过洋布,佩戴的宝刀是洋钢,御书房有不少洋人玩意,还有不少洋人使者到他面前贡献洋玩意。
弘历喜欢这些小玩意,其他贵族也喜欢,民间虽然不知道,但是清朝的上层贵族并不缺西洋那些与时俱进的玩具。
但是在天幕出现之前,弘历并没有认为大清非要去学那些奇技淫巧,也没有人会主动琢磨,假如把那些洋玩意的机关放大,用在工业或者军事上会如何。
在这一群封闭的满清君臣严重,西洋再厉害,距离大清如此遥远,大清只需要禁闭国门,不让洋人进来,就算洋人有再厉害的火器又如何,大清也有火器。
最重要的是,海上路途遥远,也许还没到大清门口,洋人已经海上遇难了。
“朕怎么知道,他们还有那么快的大船不呈上来,都是洋人奸诈!”弘历不肯承认自己短视,把责任全推给洋人。
大臣一片阿谀中,弘历却开始发愁。
现如今大清也开放了广州对外通商,但是西洋的技术太厉害了,他是不是也得派人去西洋学习?
但是大清距离西洋太远,海船抵达西洋得多久?总不能乘坐西洋人的商船吧?
好面子的弘历有些不情愿,最终先吩咐工部打造海船,这通商与学习之事,还要再看看。
【唐朝,也是茶叶对外贸易商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
唐朝之前,人们喝茶大部分是粗放式的豪饮,有些人是为了解渴,有些人是看重茶叶的药用价值,在喝茶的时候还要假如不少作料,喝茶的时候连吃带喝,所以那时也叫“吃茶”。茶磨成末,里面假如葱、姜、枣、橘子皮、盐、胡椒等,浓稠的如同羹汤。
直到茶圣陆羽横空出世,写出了《茶经》。
《茶经》是世界上的第一本茶书,详细讲述了茶叶的起源、采茶工具、制茶工具等等,内容齐全,自称体系,堪称茶文化词典和
西羚墨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