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还是把原著里那一套提出来了,李纨没提反对意见,贾母也可有可无的点头许可。
刘有德知道后嗤笑一声,便丢开此事不管了。贾琏要参加考试,他可没空理府里的事,这次不仅贾琏,还多了一个女婿,连林家另外两个后生,他也要交好。
他资助两个后生多年,九十九步都走了,总不能毁在最后一步。他收集准备的资料和试题多两份也不是大事。
贾琏和女婿在京城考试倒不难,他们办寄籍考都不用送上他的名贴,报上荣国公府的大名,管事的小官员自然不敢为难。
林家的两个学子倒是要费一番功夫,好在刘有德的浑名京城无人不知,皇帝都夸过的人,也没人愿意为这种小事得罪刘有德不说,还要把到手的银票往外推。
林家两个学子知道事情一切都顺利,在见不到刘有德的情况下,对着贾琏自然又是好好感谢一番。
考试前一天半夜,刘有德安排马车亲自把几人送到考场门口。
贾琏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缩着脖子紧紧衣服,找到一个避风的角落等着开门。他们到的时间还算比较早,站的位置比较靠前,慢慢的人多之后,找个落脚之地都要挤一挤才行。
点名开始的时候天还没有大亮,贾琏迷糊着应了,然后归号。这次他号舍的位置也不错,不过这次要在号舍里呆几天,比上次难多了。
贾琏在试卷没发下之前打算先睡会,他睡之前还闭着眼睛想这样的考试不要再来第二次,最好一次能中。
贾琏倒是想的有几分天真,不知道多少读书人用功多年才能取得功名,他才读几年书就想一次得中,年轻人倒是勇气可嘉。
其他人看贾琏衣着华丽,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子弟,只当他是对考试没有把所握才进入号舍就倒头大睡。
一个个读书人都摇头晃脑感叹世风日下,连勋贵子弟都敢来参加考试,也不知道是如何取得秀才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