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些她就走了,临走前叫了秦羽来吃饭。
秦羽直奔冰箱,一把扯下写得满满的两张便签纸。
字如其人,她的字都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圆融温柔,没有一丝尖锐。
麻辣香锅源自土家,最初是一家酒楼的招牌菜,底料的炒制就是他们开店的立身之本,也是只有历代当家人才会知道的不传之秘。
好的东西从来都不乏人觊觎,这个秘方早就被很多同行惦记多年。这些年间,他们想偷配方的套路层出不穷,有的装作学徒来打工,有的把远方侄女嫁过去做妾,有的晚上过去偷,都没有成功。
大家恨的牙痒痒,可惜都没有办法。
直到清朝年间,这一次的掌柜,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大家看到了希望,多少人想要娶那个姑娘,不为别的,只为那一张秘方。
姑娘谁都不信,她自己继承了祖传的酒楼,不顾世俗的流言蜚语。
当时酒楼有个年轻的管事,是自小就被老掌柜捡回来的孤儿,他一直深爱着这个姑娘,但他只是个一无所有的孤儿,他不敢表白,只是默默的帮助姑娘经营者酒楼,默默守护着她。就这样看着她,他已经满足了。
一转眼30年过去了,姑娘变成了阿姨,小伙子也变成了大叔。这30年,大叔早就掌握了麻辣香锅的底料配方,甚至他还做了多次改良,例如调整了八角和草果的分量,让口味更佳温和,更换了辣椒的品种,让红油的颜色更鲜艳。
不少店家出很高的工钱请他,他不为所动;也有人想高价从他这买配方,他也毫不犹豫的拒绝。
也有人问他:“你为何不娶妻?”
他只是憨憨的笑,并不回答。
他的心意,她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不说出来,她一个姑娘家,怎么也不好先开口,万一只是误解呢,岂不是没脸活。
她没有等到他的告白,她突染重疾命不久矣。
临终,她把酒楼留给了他。
他一夜白头。
他卖了酒楼,自己留了一些盘缠,余下的都买了粮食救助了那些贫苦人家。
他一路借宿农家,作为报答,他教他们做麻辣香锅,她喜欢的东西,他希望大家都能喜欢。
走到东南边的时候,那里的乡民都不喜欢吃着麻辣的东西,觉得口味太重,都说麻辣香锅不好吃。
麻辣香锅可是他们一辈子的骄傲,如何能叫人如此鄙薄,于是他减掉了辣椒,不放花椒,少油少盐,将口味调至清淡,但那些人依然不喜欢吃,越来越多的人说麻辣香锅不好吃。
他很受伤,于是想找之前喜欢吃的人出来为麻辣香锅正名,但那些人再次吃完他们现在做的麻辣香锅后,说确实不好吃了。
他很迷茫,很难过,打算结束旅程回乡为她守墓。
就在启程那天,来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爷,大爷想再吃一碗正宗的麻辣香锅,要吃在土家吃过的那种,不是现在的。
他靠着回忆尽量还原了当时的配方,大爷吃完泪流满面,说就是这个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