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望用兵,一向非常重视谍报,他任命亲信冯双礼为东天竺总督经略孟加拉三角洲,又任命依附孙可望的宦官基督徒庞天寿为掌印太监负责对西洋各国的外交事务。
他效仿葡萄牙人的办法,借口通商,贿赂莫卧儿帝国的地方官员,得以在胡格利河口建立了一个小型的贸易站,用于刺探莫卧儿帝国内情。
胡格利河河面宽阔,河水也深,唯一的缺点是这一地区有洼地和沼泽,有害健康,人口稀少。
为此孙可望又派遣行营工部尚书王尚礼,带着一大批西营工匠前往当地砍伐树木、排干沼泽,开垦出了大片农田。
西营很快就发现孟加拉三角洲的农业条件,远比下缅甸一带优良得多。孙可望因此更加深尽快从缅甸撤走,以避顺军追击的战略。
他数次向西用兵,并吞了库奇-比哈尔,并进入阿萨姆地区;击败了阿豪马国王阇耶瓦琪;又兴兵灭亡了缅甸的阿拉干王朝。
孙可望利用在缅甸敲骨剥髓获得的大量金银财宝,专门用来贿赂莫卧儿帝国的地方官员,并设法以中华天子的身份,为太平天国皇帝朱由榔向统治莫卧儿帝国的沙贾汗求取婚姻。
这一举措最后给了孙可望介入莫卧儿帝国诸皇子夺位争斗的大好机会,当时沙贾汗的诸子之中,以奥朗则布才能最高,但也最不讨父皇沙贾汗的喜好。
其余三个皇子,也都是野心勃勃之辈,各自立场不同,也都控制不少军权,且拥有地方封建领主的一定支持。
孙可望遂利用太平天国皇帝朱由榔是沙贾汗女婿的便利条件,派遣庞天寿前往印度,交好诸皇子,为自己介入莫卧儿帝国的内斗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当沙贾汗卧病不起的时候,孙可望便支持他的长子达拉·舒科,甚至派遣冯双礼和窦名望亲自率军出战,介入莫卧儿帝国的内战,抗衡雄才大略的奥朗则布,使得这场内战愈演愈烈,变成了一场长达七年之久的大混战。
后西明政权则在莫卧儿帝国长年内战的空档里,与葡萄牙人合作占领了孟加拉全境,并逐步从反抗越发激烈的下缅甸全部撤出。
孙可望一度为了获得葡萄牙人的全力支持,授予了他们大量贸易特权。但当后西明政权在孟加拉站稳脚跟以后,他的儿子又都翻脸不认人,与新教徒英国人合作,血洗了孟加拉的葡萄牙贸易据点,彻底粉碎了葡萄牙人对于远东约翰王传说的幻想。
天法十二年,沙贾汗的长子达拉·舒科在内战中战局不利,被奥朗则布击败,退往孟加拉三角洲附近的比哈尔寻求孙可望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