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作战计划如此,小的军事准备方面,则以筹集出塞作战需要的棉衣、骡马、粮秣、豆饼、大车、布袋、蓑衣,以至于火药、箭矢、羽毛、钢钉、套索等等为主。
大顺强大的后勤财政基础,使得这一切相关的准备都在天法四年春天的三月以前,就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军队的调动速度也很快,刘芳亮心心念念的北伐军前都排阵使一职,终于花落手中。谷可成则被派到登州,负责组织南路军,浮海进攻辽东半岛南岸的金州、复州一带。
大顺军总的兵力调动,是以原属殿中军、殿左军为主的八个师,总计各色马步精兵九万余人,配属于刘芳亮的麾下,另以原属殿前军的三个师及水师一部,总计战船三百多条、精兵二万余人,配属于谷可成的麾下。
经过天法初年的改制以后,大顺军已经完全取消了五殿野战军的常设编制,使得顺军最高的野战单位为师一级,仅在大战时,才临时编组野战军的编制,并贯之以某某道兵团及某某道行军总理的名义。
例如刘芳亮所部,即为辽东道兵团,谷可成部则称为渤海道兵团。
只有兵团下属的各师,为常设编制,享有固定的番号和将兵搭配。
不过兵团的总理镇台中,充斥有大量从各师升迁上来的参谋官。这些参谋官都是先在中枢参军院为官,升到一定级别后即转任各师,之后积累一定的行伍经验后,又会转隶回参军院本部。
临时编组的兵团总理镇台,就是由参军院本部这些在边防师中有过行伍经验的参谋官,组建而成。
所以兵团虽然为临时建立的单位,但是总理镇台里负责实际军务的参谋官们,和兵团下属的各师制将军、果毅将军、威武将军、左右都尉和参谋官们,却往往有很深的打交道经验。
双方互相之间,都非常熟悉。所以并不存在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
只有渤海道兵团方面,由于下辖有一支规模庞大的水师——而水师部队的编制水平,落后于野战军各师,也较缺少来自各省讲武堂和各军随营学堂的参谋官,所以在兵团配合上,存在较多的沟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