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明朝时,在宁夏和榆林一带,都设置有大量台堡。但是现在这些边墙守军,要么已经被袁宗第抽调去保卫延安,要么就已经跟着陈之龙叛变,绝大多数边塞台堡都已经丧失了他们过去所具有的的防边功能。
巩阿岱兄弟与杨坤所到之处,只有少数台堡守军进行了毫无意义的垂死挣扎,同清军稍作斗争。更多数的情况,则是当清军抵达的时候,险固的台堡早就是人去楼空,放任塞外胡虏肆意践踏。
杨坤身为关宁军的一份子,也是九边边军的将门世家出身,目睹此景,只能睹物思人,为之神伤,大叹道:
“闯贼调走台堡守军去打内战,致使九边不守,大明二百年边墙竟然成为乌有,李闯必将因此留下千古的骂名。”
巩阿岱的弟弟锡翰却不怀好意地说:
“今后贵国与我大清就是兄弟之邦了,长城内外既然是一家,还谈什么九边边防?杨总兵,我朝是来为贵国剿灭群盗、复君父之仇的,你可不要忘记这点呀。”
杨坤被锡翰说的十分尴尬,不好再说话,只能狼狈往前走去。巩阿岱和锡翰两兄弟相视一眼后,全都大笑了起来,其余的满蒙八旗兵也都面露戏谑的笑容,使得那些关宁兵都感到异常的羞愤。
巩阿岱自信满满,他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战士,奔袭这么长的时间,还没有显露出一丝疲色,反而感到精力战意均更加沸腾和旺盛。
“睿王妙计,奇兵迂回河套,闯贼怎能想到会在背后痛吃一刀呢?”
眼看宁夏一带已经在望,锡翰马上就自领前锋之任,率领一支精悍的前锋军轻骑狂飙扫向黄河重镇。因为巩阿岱估计陈之龙应该还在宁夏等待清军援兵抵达,所以为了方便招抚和沟通,他就让杨坤也带兵随同锡翰一同担任先锋,尽快冲向宁夏,以免顺军调集兵力来夺城。
清军以一千多名外藩蒙古兵开道,锡翰和杨坤又各带八旗兵和关宁兵各千余名从后跟进。他们沿着都思兔河进入宁夏境内,守卫后套边防的镇远关、威镇堡、姚福堡、李纲堡等地皆无台堡兵守备,锡翰见状便不再设防,直抵宁夏城下。
但他和杨坤都没想到,清军迅速抵达宁夏以后,遇到并不是前来迎接他们的陈之龙,反而是大顺军的旗帜——
守卫森严的宁夏城上,大顺的军旗连绵招展不止,士兵们据守城垛,布列枪炮,沉着以待。清军才到城下,初时未有防备,立即就遭到顺军守兵的猛烈反击,铳弹、箭矢、檑木、落石皆如雨下,王永强、孙守法也都站在城头鼓舞士气,号召顺军将士们坚守住宁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