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帅,左兵来得这么快,我们没想到,乐山先生和顾先生也没想到。在战场上难免会出纰漏,胜败本是兵家常事,这也是节帅教我的啊?枣阳之陷是我们全部人的责任,怎么能算在节帅一人头上?”
李来亨闭上眼睛,用双掌拍了拍自己的脸颊,缓缓道:
“不用多说,枣阳之陷、百姓被,责任就是在我的身上。此战之后,即便胜利我也会给大元帅写信,请大元帅处置我的用兵失当。”
同李来亨一起率领别动军的,除了亲兵标张皮绠和炮兵标李世威外,主要有郝摇旗、马宝、艾卓三个骑兵标将领。他们三人之中,数在官军里混过的马宝心眼最多,他见机劝道:
“节帅,为顾大局,不能不舍小局啊!舍不得兔子逮不住狼,为了把左贼陷入死地,不得不委屈一下枣阳的百姓们。”
这条计策是顾君恩出的,他一直没有找到说话的机会,这时听了马宝发言,赶紧帮腔说:
“马将军说的有道理。争天下者最忌妇人之仁。春秋时宋襄公于两军阵前大谈仁义,结果遭逢大败,成为后人的笑柄。节帅实在没有必要自责过甚,要知道兵者凶器,大战中,岂能求得一民不死?”
一旁的方以仁这时却咳了两声,他是闯军之中最了解李来亨心思的人,绝对没有之一。李来亨一张嘴,方以仁就能明白他的全盘用意,何况他本就对顾君恩心怀恶感,这时便说道:
“所谓‘妇人之仁’,乃是韩信对项羽的评价,说的是项羽这个人,别人生了病,他会流泪、送饮食表示关心,可等别人立了大功应当封爵时,他又舍不得。韩信说,这就叫‘妇人之仁’。此事与宋襄公并无关系。顾兄博学多闻,恐一时记错,将两者混为一谈了。”
顾君恩有点脸红,说:
“我只是想谈宋襄公,误用了‘妇人之仁’一词。多承指教!多承指教!”
方以仁接着侃侃而谈说:
“宋襄公之愚,诚如顾兄所言,乃在于其对强敌‘施仁’而不知兵为诡道。但若所施仁对象并非敌军而为我方百姓,则又当别论,即使力不从心,事与愿违,也不可目为愚蠢。例如刘备当年由樊城去江陵,随从百姓十余万,日行仅十多里。后有曹魏追兵,而刘备不忍抛下百姓先行,终在当阳被曹军追上,损失惨重。但史家论及此事,却无人以刘备为愚,反而称许其‘虽颠沛险难而仁义愈明,势迫事危而言不失道’,盖其施仁对象为黎民百姓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