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农集市新增摊位后,第二家卖糕点的。
之前也有一家,但味道比起供销社差远了,本来就不要票的东西,哪怕价钱稍微低点,大家也宁愿去供销社那买。
舍得买糕点的要么是手里有闲钱的,要么是难得想买回给家里人吃的,这钱既然要花,大多数人都是想着花得值得。
显然之前那家不值得。
大家这会都抱着期盼,希望这家值得。
周云梦还看到人群中几个眼熟的军嫂,她朝沈宝珠笑了下:“宝珠,我们就先走了,不耽误你做生意。”
方嫂子叶嫂子也笑着告别。
沈宝珠见到周围的人蠢蠢欲动想过来试吃也高兴,笑着应好,说回头找她们聊天,就陷入生意的忙碌中去了。
周云梦和方嫂子叶嫂子则深藏功与名,退出人群。
她们该买的东西都买得差不多了,直接走出农集市。
因为知道周云梦要去县城,方嫂子叶嫂子还是老样子,帮忙接过周云梦买的东西,让她放心去吧。
周云梦谢过她们,沿着泥路往县城走去。
因为走得人多了,泥路也逐渐变得硬实,比以前好走些。
她就挎一个包裹,里面装着之前在南城那边写的一个月稿子。
在南城那边懒得寄,干脆就全带回来这边寄了。
到县城,还是那个五年前那个邮局大姐在窗口前忙活。
周云梦笑着和人打招呼。
邮局大姐:“云梦过来啦,我还在想你这么多年雷打不动的,一般都是半个月过来寄次稿,怎么这回又不见人呢。”
这些年云梦寄稿,多数是她娘拿过来,云梦有时候两三个月也会来一趟,
()寄稿后和她聊聊天,感情一直很不错。
以前回去南城,一般住半个月一个月去回了,少有像这次这样住一个半月有多的。
周云梦也没多说,只弯了眉眼道:“我这一个月攒着稿子呢,想着拿过来一起寄过去,大姐今天要多麻烦你了。”
邮局大姐:“你和我客气什么,这些都是我工作来着。”
她接过周云梦递过来的信封,有五六封,分别寄往不同的杂志社。
边处理着邮寄的信封,贴邮票盖邮戳等,邮局大姐边和周云梦聊着天。
邮局大姐:“想想时间过得真快,云梦你闺女都五岁了,我闺女的儿子也快三岁了。”
周云梦:“是啊,孩子好像刚生没多久,眨眼间都五岁了,正是闹腾的年纪。还有,大姐你看咱这县城变化多大,说是日新月异也不为过。”
邮局大姐:“确实,县城里现在卖各种东西的都有,跑沪市那边拿货,跑羊城深城那边拿货,那些衣服口红什么的都快让人挑花眼了,怪热闹的。”
任何地方都不缺胆子大和聪明的人,所以同样桂城这边县城里做小生意的卖什么都有。
周云梦笑着应是:“我和几个朋友去逛的时候,都忍不住买了两件新衣服。”
这话也是真的,在回老家之前,和方嫂子叶嫂子一起逛的,她还给周母挑了两条裤子。
邮局大姐感叹:“想以前多麻烦啊,咱想买什么沪市的东西,还得那边有认识的人才行。之前多亏了有云梦你,一直让你同学帮忙给我闺女买肥皂,谢谢你啊。”
周云梦:“大姐你这说的什么话,不用和我客气。现在就方便了,咱走到摊位那边随时可以买到肥皂。”
过去那些年,她时不时会换肥皂给邮局大姐。对方不缺什么,就是闺女喜欢这洗澡用的肥皂,才一直托她帮忙。
这会县城里卖什么的都有,自然有卖沪市肥皂的,这种可以洗澡和洗头的肥皂,很受大家欢迎。
邮局大姐感叹:“是方便很多,咱这日子啊,是越来越好了。”
她知道过去那些年云梦帮她买肥皂,没多收她的钱。就现在县城里那些卖的从沪市买回来的洗澡用的肥皂,价钱比云梦当初报的还要贵几毛。
她更记着云梦的好,觉得这姑娘真诚实在。
两人聊了会。
邮局大姐把手头上的信封都处理完,报了价钱。
周云梦从包裹里数了钱给她。
邮局大姐转身从那些堆叠的信封旁,把单独放着的五六封回信拿给她:“你这一个月没来,我全都帮你收着呢。”
周云梦笑着接过:“谢谢大姐。”
她和邮局大姐分别后,也没别的东西要买,就直接往回走了。
近两年她新找了深城两家杂志,羊城一家杂志,剩下的就是固定的墨绿军华和向天志。
青年故事她是没有再投稿了。
从五年前改革开放开始,各地杂志也根据本地情
况调整征稿内容,都是与时俱进的。
向天志就是这样,从以前征稿青年壮志豪情,转向县城变化。做生意的人也有他们的向天志,同样符合杂志的风格。
墨绿军华倒是一如既往,就是和军嫂有关的事迹,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像沈宝珠这样去做生意的内容。
原著一些剧情线倒还在正常进行,前三年像书中有匿名人士写了沈宝珠的事迹,刊登在墨绿军华上。
这在家属楼里同样引起一阵轰动,大家习惯性以为是周云梦写的,毕竟她和沈宝珠关系也好。
周云梦借着方嫂子叶嫂子的嘴传出去,写这篇文章的不是她。
她倒是可以写这么篇文章,但没写。就是想看看,如果没有自己影响的话,原剧情线一些细枝末节点,还会不会出现。
事实证明,剧情线还在进行。
她也就没去管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后来听方嫂子叶嫂子说,家属楼的人聊了一个多月,也没把那人找出来。
很神奇就是了。
像深城、羊城的杂志,都是前两年新开设的,专门征收一些描述改革开放时代新风的稿子,涉及到农村包产到户、城市变化、批发市场、外贸、国企改革等。
反正可写的很多。
对别人来说,可能需要身临其境,亲自去体会一遍才好动笔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