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少尽骑青络马,交游争系紫罗囊。鸳鸯两两芙蓉沼,鹦鹉双双玳瑁梁。
一朝景物如反掌,富贵风流竟长往。玄武池边暮雨来,朱雀门前春草长。
美女琵琶塞上行,绮构云连空复情。行人夜雨乌衣巷,归雁秋风白下城。
登临千载空回首,陈井梁宫竟谁有!游鹿争衔上苑花,流莺自啭台城柳。
台城下接孝陵西,无限枝头乌夜啼。杨花风起过江去,薄暮如烟满大堤。
“晋代衣冠成古丘。”
“玉勒雕鞍游冶处。”
宋代·赵希淦《半山寺有感》
一水波澄接御沟,近城宫柳弄春柔。
乌衣巷里人何在,白鹭洲前水自流。
千古风流歌舞地,六朝兴废帝王州。
今番不负看山约,他日重来说旧游。
明代·张煌言《辛丑秋,虏迁闽浙沿海居民;壬寅春,余舣棹海滨,春燕来巢于舟,有感而作》
去年新燕至,新巢在大厦;今年旧燕来,旧垒多败瓦。
燕语问主人,呢喃语盈把。画梁不可望,画舰聊相傍;
肃羽恨依栖,衔泥叹飘飏。自言昨辞秋社归,比来春社添恶况;
一片蘼芜兵燹红,朱门那得还无恙。最怜寻常百姓家,荒烟总似乌衣巷。
君不见晋室中叶乱五胡,烟火萧条千里孤;春燕巢林木,空山啼鹧鸪。
只今胡马复南牧,江村古木窜鼪鼯;万户千门空四壁,燕来亦随樯上乌。
海翁顾燕三太息,风帘雨幕胡为乎?
唐代·温庭筠《题丰安里王相林亭二首(公明太玄经)》
花竹有薄埃,嘉游集上才。
白蘋安石渚,红叶子云台。
朱户雀罗设,黄门驭骑来。
不知淮水浊,丹藕为谁开。
偶到乌衣巷,含情更惘然。
西州曲堤柳,东府旧池莲。
星坼悲元老,云归送墨仙。
谁知济川楫,今作野人船。
宋代·徐铉《从兄龙武将军没于边戍,过旧营宅作》
前年都尉没边城,帐下何人领旧兵。
徼外瘴烟沉鼓角,山前秋日照铭旌。
笙歌却返乌衣巷,部曲皆还细柳营。
今日园林过寒食,马蹄犹拟入门行。
宋代·陆游《冯县丞挽歌词》
尊公同故里,季父接周行。
晚喜乌衣巷,重逢玉树郎。
名流多赏识,荣路正腾骧。
愁绝河梁上,风烟暮莽苍!
宋代·梅尧臣《金陵》
金陵逢晓雪,撩乱逗云来。
已失乌衣巷,还成白玉台。
山盘犹隐见,江转似昭回。
一听高楼笛,依稀认落梅。
元代·叶颙《题乌衣巷陌图》
千载乌衣巷,荒凉日易斜。
昔年丞相宅,今代野人家。
庭弛生枫树,阶芜长草花。
春风无主燕,夜雨为官蛙。
明代·童冀《送人之金陵》
六代繁华地,东南第一州。
此身虽未到,清梦已先游。
月淡乌衣巷,天青白鹭洲。
何时一樽酒,同看大江流。
元代·白朴《沁园春》
流水高山,独许钟期,最知伯牙。
愧我投木李,得酬琼玖,人惊玉树,肯倚蒹葭。
风雨十年,江湖千里,望美人兮天一涯。
重携手,似仲宣去国,江令还家。
门前柳拂堤沙。便是系、天津泛斗槎。
看金鞍闹簇,花边置酒,玉盂旋洗,竹里供茶。
朱雀桥荒,乌衣巷古,莫笑斜阳野草花。
寒食近,算人生行乐,少住为佳。
清代·沈湘云《淡黄柳·归舟咏蝉》
寒蝉乍咽,桥外停兰楫。一带江村残雨歇。听到五更欲断,淡月萧疏又秋色。
这时节,梦儿乍成得。橹声苦、响偏急。记乌衣巷柳曾相识。
捲起孤蓬,迢迢往事,一树无情自碧。
“寒蝉凄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似乎这“乌衣巷”,和“燕子”还挺有缘的。
还有就是,这题材的古诗词。。总觉得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