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④南歌子㈠

夜与燕 市丸银的微笑 3674 字 9个月前

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唐代·温庭筠《南歌子·懒拂鸳鸯枕》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

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宋代·辛弃疾《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

涓涓流水细侵阶。

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

斗匀红粉照香腮。

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唐代·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唐代·张泌《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

画堂开处远风凉。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

唐代·温庭筠《南歌子·转眄如波眼》

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

花里暗相招,忆君肠欲断,恨春宵。

宋代·苏轼《南歌子·见说东园好》

见说东园好,能消北客愁。

虽非吾土且登楼,行尽江南南岸,此淹留。

短日明枫缬,清霜暗菊球。

流年回首付东流,凭仗挽回潘鬓,莫教秋。

清代·陈曾寿《南歌子》

鸡唱催将息,乌啼续苦吟。

半床书蠹共销沉,字里悽迷时遇少年心。

塞雪连三月,时花抵万金。

年时刻意怕春深,不见春来春去感而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休将白发唱黄鸡。”

宋代·苏轼《南歌子·有感》

笑怕蔷薇罥,行忧宝瑟僵。

美人依约在西厢,只恐暗中迷路,认余香。

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

簟纹如水玉肌凉,何物与侬归去,有残妆。

宋代·苏轼《南歌子·湖景》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

会看光满万家楼。

记取他年扶病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

只将菱角与鸡头。

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嗯,想到那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代·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柳户朝云湿,花窗午篆清。

东风未放十分晴。

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

垒润栖新燕,笼深锁旧莺。

琵琶可是不堪听。

无奈愁人把做、断肠声。

宋代·辛弃疾《南歌子(独坐蔗庵)》

玄人参同契,禅依不二门。

静看斜日隙中尘。

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

病笑春先老,闲怜懒是真。

百般啼鸟苦撩人。

除却提壶此外、不堪闻。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代·温庭筠《南歌子·脸上金霞细》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

欹枕覆鸳衾。隔帘莺百啭,感君心。

近现代·王国维《南歌子·又是乌西匿》

又是乌西匿,初看雁北翔。

好与报檀郎:春来宵渐短,莫思量。

唐代·张泌《南歌子·岸柳拖烟绿》

岸柳拖烟绿,庭花照日红。

数声蜀魄入帘栊。惊断碧窗残梦,画屏空。

唐代·温庭筠《南歌子·扑蕊添黄子》

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

鸳枕映屏山,月明三五夜,对芳颜。

宋代·石孝友《南歌子》

蚁酒浮明月,鲸波泛落星。

春花秋叶几飘零。

只有庐山君眼、向人青。

明日非今日,长亭更短亭。

不辞一饮尽双瓶。

争奈秋风江口、酒初醒。

宋代·苏轼《南歌子(再用前韵)》

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

寓身化世一尘沙。

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

方士三山路,渔人一叶家。

早知身世两聱牙。

好伴骑鲸公子、赋雄夸。

宋代·吕渭老《南歌子》

远色连朱阁,寒鸦噪夕阳。

小炉温手酌鹅黄。

掩乱一枝清影、在寒窗。

念远歌声小,嗔归泪眼长。

纤腰今属冶游郎。

朝暮楚宫云雨、恨茫茫

宋代·苏轼《南歌子(和前韵)》

日出西山雨,无晴又有晴。

乱山深处过清明。

不见彩绳花板、细腰轻。

尽日行桑野,无人与目成。

且将新句琢琼英。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

“东边日出西边雨。”

宋代·苏轼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

吹笙只合在缑山。

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

他时一醉画堂前。

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宋代·苏轼《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湖潮)》

海上乘槎侣,仙人萼绿华。

飞升元不用丹砂。

住在潮头来处、渺天涯。

雷辊夫差国,云翻海若家。

坐中安得弄琴牙。

写取余声归向、水仙夸。

宋代·张先《南歌子·蝉抱高高柳》

蝉抱高高柳,莲开浅浅波。

倚风疏叶下庭柯。

况是不寒不暖、正清和。

浮世欢会少,劳生怨别多。

相逢休惜醉颜酡。

赖有西园明月、照笙歌。

宋代·苏轼《南歌子·师唱谁家曲》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借君拍板与门槌。

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

却愁弥勒下生迟。

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

宋代·苏轼《南歌子(湖州作)》

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

小园幽榭枕苹汀。

门外月华如水、彩舟横。

苕岸霜花尽,江湖雪阵平。

两山遥指海门青。

回首水云何处、觅孤城。

宋代·苏轼《南歌子(晚春)》

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

夜来微雨洗郊坰。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