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这世界,我是慵懒的、疏离的。
突然想到一部自己没看过的电影,《内心引力》。
不知道说的是啥,就知道一个名字。
如果知晓了源头就去憧憬的话,那和喜欢但不那么喜欢的人就没什么区别了。
再者。
即便是尼采,也是从叔本华开始(升华)的。
(感兴趣的请自行搜索相关的信息)
我只是我,不师从于任何人。
林奕含说,从前中了张爱玲的毒,后来再也没能彻底摆脱。
这对我而言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
因此,某种角度来讲,我一直是反学习的。
可能这样就会有如无根的野草(想到鲁迅《野草》)或浮萍(想到一首《飘摇》)。
但没关系。
不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想到短片《kiwi》)
也不需要看的更高更远。
我只是我,独一无二的我。
我可以在这世界,也可以不在。
我不依托于它而存在。
这就够了。that'sit.
“遗世而独立”。
至于我是什么。
倒是个不错的问题。
另外。
那些把日本的歌拿来翻唱,翻唱完还当做原创的(只是举个例子,不局限于歌曲;把名言翻译过来直接用的也大有人在。像我之前在一本书的封面看到“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就这么一句,完全没有标注原出处)。
就一个词:恶心。
模仿啊翻唱啊致敬啊,还是明确的说明比较好。
拿别人的当自己的,脸怎么那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