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 、中刀

这就是让人目瞪口呆的操作了。因为首先,中行愣是拖到交割日前一天才移仓,本来就很缺乏业内常识。那么作为最后一天移仓的纸石油产品,本来就完全没打算交割现货,为何要在22点停止客户交易后,不自动移仓,而是非要等到凌晨2点半的结算价呢?

本来石油期货交割日最后一天价格容易出现剧烈波动,就是一个常识。一款不打算交割现货的产品,不说提前一天移仓,反而等到最后一秒结算。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居然不给客户自主平仓的机会,这背后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因为20日晚上22点之后的wti原油,正好是波动最大的时候。

还是从一张图表上看到的。美国时间,十字线位置,就是我们这边时间20日晚上22点的时间点。当时的价格是11.68美元。而在10点之后,石油价格就开始暴跌,连续跌破了10美元、5美元、1美元,乃至最后跌到了负40美元,而最终收盘于负37美元。但就是这样最后关键时刻,中行居然停止了原油宝投资者进行交易的权利。也就是说,投资者只要在22点之前没有逃命,那么22点之后,原油宝的投资者就会陷入一种“任人宰割”的状态。在这个过程里,原油宝的投资者,不管油价跌多少,都没办法进行平仓,只能眼睁睁看着油价暴跌,不但得把本金亏光,甚至还因此倒欠银行巨额资金,整个过程投资者都没有任何机会来进行止损。也就是说,中行的原油宝产品设计上,存在着致命的缺陷。

这个缺陷导致原油宝本身所指定的“跌到保证金低于20%就自动平仓”的规则形同虚设。

本来这类产品都有涉及一些风险控制机制,比如油价跌到保证金低于20%的时候,会强制平仓。有投资者去询问中行客服,得到的也是机械式回复。

然而问题就在于,20日晚上22点,中行停止了客户交易的权限。由于客户不能交易后,油价一路暴跌,银行也没有按照保证金低于20%就自动强制平仓,而是眼睁睁看着客户账户资金急剧缩水,乃至开始倒欠钱了,一直等到收盘最后一刻,才参与最后结算价格。

这个过程里,中行原油宝产品的“保证金低于20%就自动平仓”这样一个最后的风险控制机制,就这样成为了摆设。另外别说跌破负油价的时候,中行强平不了。因为原油宝投资者买的是“虚拟盘”,是银行按照国际石油期货提供的“仿真数据”,只要银行想平,是肯定平得了的。银行平不了的,只是自己在外盘下的真实交易单。所以,在油价跌破0美元,投资者账号保证金不足20%的情况下,银行不能因为自己外盘平仓不了,就不给内盘的投资者强平。这本身就违背了中行制订原油宝里的规则。但中行今天在回复这个问题的时候,却仍然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这不得不说,在这个问题上,中行是很难推脱自己的责任的。因为本身中行原油宝的这款产品,在这件事情上明显存在缺陷。而中行在整个事件中,过于僵化思维的刻板处理方式,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才最终导致事情出现这样的结局。特别是这个22点之后不让客户交易,且在保证金低于20%也不帮客户强平的规则。这就相当于,本来投资者打算从2楼跳下去,顶多只是摔伤。结果银行把投资者给绑住了,不让投资者跳下去,然后还把投资者绑到了100楼,再推下去。结局可想而知。

所以整件事情这样梳理下来,脉络其实很清晰了。中行原油宝作为一款本就不打算参与交割石油现货的纸石油产品,却愣是拖到交割日前最后一天的结算价格作为移仓价。且在移仓之前,提前整整4个半小时冻结了客户的交易权限,并且在客户保证金低于20%的情况下,也没有按照产品规则来帮客户强制平仓。整个过程里,中行原油宝产品的风险控制机制形同虚设,这是这款产品很难推脱的责任。所以,今天已经陆续出现一些原油宝投资者准备起诉维权的新闻。

那么这里投资者有没有可能维权成功?这里大胆提个建议。首先,中行在这次事件里,存在的过错,最主要的就是在客户保证金低于20%的时候没有自动平仓。而这个规则是白纸黑字写在这款产品的规则里的。

因此当22点后,油价暴跌,导致客户保证金低于20%的时候,客户没有自动平仓,那么银行本身的确是存在责任的。更何况银行提供给国内投资者的是一个“半虚拟盘”,不存在内盘强平不了的问题。只要抓住这一点,银行的责任应该是没得跑。正常来说有强平机制,投资者最多就是把自己本金亏光,怎么也不应该还倒欠银行这么大额的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