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沉浸于音乐中,没心思做其他事。很多人边听音乐可以边做其他事,我就不行。我看书就是看书,听音乐就是听音乐,包括看剧看电影,也是必须要关灯拉上窗帘,安安稳稳躺着看。大概还是智商不够,脑子不够用,一次只能专注于一件事情。
自从那天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这两天拿出了尘封已久的几条耳机,听着听着,又捣鼓了很多跟hifi相关的事情,下了几单升级。
然后听歌,找歌,某平台上一直是会员,但是上面的无损扒不下来,平台播放器直推推不动,又到处搜索寻找破解办法……忙活了两天,喜提2000多首,原本找了5000多首,一大半还是没办法搞到手。不是不支持正版,是根本没有付费下载的渠道,统统都是会员就可以听,但是下载下来以后格式做了加密……
人生若是觉得精彩,那时间自然是怎么都不够用,只恨分身乏术。只是若无趣起来实在也是无趣的可以。假使不学会一直自己给自己找点事做,瞎折腾起来,让自己显得很忙碌很充实的样子,人生就真的显得很漫长了。
挨过饿的人家里一旦没粮就会恐慌,穷怕了的人,兜里少于一个自己界定的钱款也会忧心忡忡。而蒲素在14年左右跑路半年,其中到了一个没有网络的地方,那日子还能过吗?只能让人买个笔记本,在网吧下好各种影视剧和游戏送来,结果人和人品味不同,下了烂剧一堆。
就在那个时候,他开始疯狂看网络小说。那个时候就是没想起来自己写,不过那种心境之下也没办法踏实写东西。什么中原五白等等有名的没名的,都看了。看到眼睛发花,居然还舍不得放手,觉得真好看!只不过看过的都忘记了,打发时间是没话说的。
现在无论何时,几块2t的硬盘都下的满满的,涵盖各种类型。人家准备逃生包是罐头饮水和哨子、绳索这些,他全是用来消遣打发时间的。虽然仔细想想也没啥事情需要跑路,但还是潜意识里一直做着准备。若真有事,第一件事就是带上满载的硬盘和笔记本出门。不需要任何网络,只要有电,就能撑不短的时间。
有些事,在青年时期遭遇到了,能影响一辈子。时刻想着跑路,这种情绪无论如何不对头。
还好他儿子前天和他视频,说出:“自己现在很幸福!”这样的话。让他颇为欣慰,起码儿子不用像他这样。算起来,他跑路的时候也就和他儿子差不了两岁。
感觉很幸福是因为孩子换了辆车,又从失恋的阴影里走了出来,找了个新女朋友,说是西班牙人。蒲素就说西班牙语好听,是最接近上帝的语言。儿子听了之后的原话是:“对对对,她说西班牙语很性感!”
接着问他爸爸要不要看看,蒲素还以为女孩子在旁边,说不要看。儿子就很失望,感觉老爹没接收到他的幸福感,蒲素这才知道是要发照片。照片发来,蒲素问是墨西哥人还是西班牙人,因为他一贯统一把说西班牙语的都叫西班牙人。
结果说是多米尼加人,那个地方蒲素知道,他之前玩文玩,收了一些多米尼加的蓝珀。有一段时间他有些入迷蜜蜡,记得还在国外拍卖网站上看到过多米尼加的蓝珀,比墨西哥的好了太多。一个朋友在墨西哥开琥珀矿,挖出来的就是墨西哥的所谓蓝珀。正常是暗黄色,打灯之后,或者在特殊的光线下才发出幽兰,找了几个股东投资,回到国内加工,结果亏了很多。
而多米尼加的蓝珀,就是那种极其迷人的天空蓝了,蓝的非常正点,无法描述,价格也非常昂贵。以前没见过的,可以去网上搜搜。
再次奉劝大家几句,不要玩文玩。没啥用,新鲜劲过了,就是毫无用处的东西。想变现,除非碰上潮流重新起来了,一般很难保价变现。说的花好稻好的通常都是商家忽悠,尤其是进了那种交流群,很容易头脑发热。参加所谓0元拍这种,可以负责的说,都是托。这方面尤其要小心,不能头脑发热。
到是好音响,或者好耳机可以来一套。毕竟,音乐给人带来的乐趣和享受就太多了。而且现在的耳机已经到了一个新高度,不需要再和以前一样坐在家里听音箱hifi了,虽然音质上有差异,但毕竟便携而且私密,上下班路上听听挺好的。
只不过这玩意也不能上头,那些动辄“万元以下听个响”的装x犯,让他们有多远滚多远。这种人通常是花了大钱以后,哪怕自己后悔了,也要嘴硬,显得自己的智商税没白交。
音感是绝对主观的东西。用买手机送的耳机,也有大把人听的很迷醉。这些人不是自己骗自己,而是真的觉得不错。只要自己觉得好,听着还不错的。重要的是习惯聆听音乐,这种生活方式。问题在于,只要听过音质好的器材,就真的一路走远了,几乎没可能再把档次降下来。
这里说一下,以个人体会来说。hifi器材,或者说是发声的东西是一分钱一分货的东西。有时候三分钱能达到三元钱的货。但是真的花了三元钱,未必得到的是两块钱的货。
看起来很不合理,其实就是越往上越难达到。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哪怕些微的提升,也需要堆砌大量的金钱,实在是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