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四章、交代

()有些事没法说。

昨晚看到不少媒体和群众纷纷抨击某国率先撤侨闭馆,拒绝入境制造恐慌。那些人过过嘴瘾也就罢了,只是咱们自己没个数吗?官方态度也这样,我表示真的理解不了。

现状是内部各地的小区封了不少,整个村封闭,机动车不给开,亲戚串门都劝离,以及回家不给回的,出门不给出的,为了这些事都处理曝光治安处罚不少人了。

自己人对自己人都这样严防死守,怎么还挑剔起人家什么态度了呢?

这次戴口罩的事情和03年不一样。那一次是发热才危险,潜伏期不传染。现在是潜伏期就传染,没有任何症状就在传染期。

怎么防?人人都做个咽拭子吗?

你说你不发热肯定没事,别人在歧视你。实际上在国内又是怎么个情况呢?

是不是反而咱们自己人怎么对待都无所谓是吧?对外人的要求反而还严厉些。

人家理应更宽松?

外面很多地方真要流行起来了,根本做不到像我们这样的管制。法理上首先就通不过,老外都散漫惯了。有几个地方敢如此限制他们?

我们尚且如此费劲,真要在外面爆发了,更不得了。

很多事情不敢说的那么诚恳,恐怕也是担心国际卫生机构作出什么不利评估。

尤其是现在戴口罩爆发地区身份证的人包括车牌让全国人民都如临大敌,这又应该是怎么个说法?想不通!明明自己人都在互相提防,还有空去指责外人防备自己。

没啥可抱怨的,自己的事自己做好,现在扯啥都没用,首先控制住才是硬道理!

至于谁好谁坏谁是朋友,咱们心里有数就行了。

套用玄幻小说套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还有一句最经典的“莫欺少年穷!”

——

孙莉匆匆返回美国,甚至连她的系主任都没拜访。

还是蒲素后来跟着老唐一起到他姐姐家,拎了些自己在国内买的美国保健品假装是孙莉带回来的,去探望了主任。

老主任是个好人,原本是看好孙莉的。不说接班吧,也希望她留校的。结果孙莉是一去不回头,不说学业拿签证了,靠着儿子的身份她很快就顺利拿了绿卡。

反而是蒲素有事没事去看望她,后来她老伴辞世,蒲素帮忙里里外外操办是出力最多的人。

你要说孙莉不懂事吧,她偏偏还给她自己父母带了不少东西。梅芳和阿嬢包括老蒲一共大概就分了几瓶用医保在药房里买的鱼肝油。

家里人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不舒服。这不完全是花不花钱的事情,蒲园也不缺什么。只不过心意这玩意最虚伪的就是“礼轻情意重”这句鬼话。

有的人表现给别人看的是她天生不会花钱不爱花钱,也成功让人相信了。但是有时候搞起双标就让人看不懂了。

不得不说这些人就像是传说中的瑞兽貔貅,只进不出。她的是她的,你的还是她的。

后来哪怕离婚了,因为孩子的关系一直联系。还找了不少名义找蒲素要大额费用,各种名义,包括买房卖房,讲起来都是为了孩子。那时候蒲素包机也不做了,代理关系没有了。只能找李娴人肉背过去,她这个不爱动的人立刻就能驱车开长途去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