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四章、杂谈

昨晚没找到资源,在b站上看到今天早上四点多,80后们已经28岁了。感觉这个版本比bbc的更有意义。

英国因为阶级固化,当时拍摄的时候60年代,距离二战结束已经很多年了,而资产阶级新贵族已经登上英国议会政治的中心。传统的封建贵族面临着全方位挑战的时代还早在《唐顿庄园》那个时代。

所以英国版主要就是看的阶级,不同阶级下孩子这一生。而苏联版的角度就丰富了。当时其实已经露出了联盟崩塌的迹象,不知道摄制组是不是有意的,从格鲁吉亚、吉尔吉斯坦、立陶宛……等等当时加盟国里挑选了20个孩子进行跟踪拍摄。

七岁时二十个孩子的背景(整理来的)

圣彼得堡

阿霞:圣彼得堡开始上小学过集体生活,单亲家庭,和妈妈住一套大房子,摇椅,白眼,讨厌国家和政府,想移民,单亲,父亲是军医,从不关心自己。想当英语翻译或英语老师。愤世嫉俗。

双胞胎兄弟(丹尼斯,斯塔斯):圣彼得堡,工人阶级,完整大家庭,捣蛋的眼角有颗痣。想当建筑工人,捣蛋的说吸尘器。

姐妹(塔尼娅,伊拉),圣彼得堡,普通小区,喜欢跳舞。都考上芭蕾舞蹈班。

伏尔加河畔村庄

萨沙:东正教,住在村里现代化的部分,去上学,打德国人。想当司机。有钱想买摩托车

玛琳娜:东正教,父亲在教堂供职,头巾,村里穷的,家里很多小孩11个,在家照顾弟弟妹妹,不去上学。什么都不想当。最想玩。

西伯利亚:

安德烈:孤儿院,西伯利亚,培养到军乐队,他说亲人有奶奶和哥哥,父母死了。想进马戏团当小丑。给很多钱不会拿,不想当有钱人。梦见妈妈。最想有自行车。

丽塔,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喜欢大自然,想当老师。如果有钱会分给穷人。最想去南方旅游。

立陶宛

卡佳;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俄罗斯族,聪明智慧的小女孩,做善良的人,基本自学,在家妈妈教,两居室单元房,和父母爷爷奶奶住。人品比钱重要。最想让大家都喜欢大自然和动物。

阿格斯: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立陶宛族,父亲律师,独立运动,不讲俄语,对东方搏击感兴趣。想当跳伞员,看整个世界。

格鲁吉亚

拉多: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父亲高官,独立运动,不娶俄罗斯姑娘。瞧不起列宁和政客。有钱想买奔驰,丰田,望远镜。最想有个小弟弟。

阿廖娜:格鲁吉亚鲁斯维塔,俄罗斯族,想回俄罗斯,单亲,筒子楼。想当医生。有钱想买电视机,小狗,花瓶。希望下雪,而不是下雨。

吉尔吉斯斯坦

娜斯佳,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bishkek,原名伏龙芝),独门独院,俄罗斯族,美人胚子,说发生叛乱,罢工。晚上做恶梦。希望大家都热爱和平。希望万物生长美丽。

阿尔玛斯,吉尔吉斯族,像日本小孩,吉尔吉斯和乌兹别克打仗,宵禁,单亲家庭,父亲走了,一家五口挤在一起,想拍电影。有钱想买作业本。

犹太双胞胎(廖尼亚,让娜),叶卡捷琳堡,父亲it工程师,移民以色列,怕反犹情绪和经济动荡。让那最想留在苏联,因为奶奶一个人在这里。

莫斯科

帕沙,头巾小女孩,来自阿塞拜疆巴库,克里姆林宫难民营,骚乱难民,知道死亡,家里被坦克打烂了。不想成为十月儿童。不觉得上帝在看自己。想当警察,能抓罪犯和酒鬼。梦见鳄鱼。最想把老虎变成老鼠。

安东,莫斯科,单亲家庭,外公真理报编辑,妈妈评论家,党内高官二代,想学防身术,父亲是警察,周末来看一次。还没决定以后做什么,等中学毕业后决定。有钱想建工厂。什么都不想要,觉得现在自己很好。

季玛,莫斯科,班上捣蛋鬼,想打,想当宇航员。

和英国版不同,这些孩子到第二季也就是14岁时,很多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有被收养到美国的,有服毒自杀的,有当了痞子的,有玩说唱的,还有当初在红场难民营里后来失踪的……

到他们21岁时则变化更加……

总而言之,建议大家看看,值得一看。

不用下载,资源不好找。直接去b站搜索《生于苏联bornintheussr》网页版就能看,只不过资源不是高清。我是直接关了弹幕看的,嫌烦。

(对了,b站就是哔哩哔哩,不是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