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应该是酒精关系,这段时间蒲素自己不觉得,但是一段时间没见面的看到他就问他是不是脸肿,他照镜子没发现有啥不对头,直到年底蒲泓回来他去机场接,蒲泓看到他第一眼就说他浮肿,这才让蒲素觉得真的不对。只是到医院查了也一切正常,只能说大概是这种无节制的酒精摄入和不规律的作息,让他原本紧致的面部开始松弛。
其实面部松弛无疑就显得脸大,因为不是一个自然的演变过程,所以别人会觉得是浮肿。当然不是那种夸张的程度,畸形或者是变形那种。陌生人这个时候接触他,会觉得他很正常,理应就该长成这样,而只有熟悉的人才知道他确确实实以前不是这个样子,脸大了一圈而且有点下垂。也就是说现在蒲素的卖相其实也还不错,但是原本他看上去要更不错一些,而且比现在要显得年轻不少。
这个阶段的蒲素穿着都是以中老年打扮为主,衣服都买偏大一码的,裤脚还是翻边显得复古,他自认为有腔调。搁现在眼光看就是个不伦不类的傻鸟,也就是那种花了大钱去买中老年大牌,把自己往老气那个类型考虑的傻叉。登喜路这种牌子就算再贵,你让20多岁的人穿上,包括钱包都是这个牌子,一掏出来就让人觉得是个老派的人。
蒲泓日本归来,给他很多着装建议。说他这么穿不行,那么穿不对。他们姐弟两从小关系好,蒲素对姐姐盲目信任,让蒲泓陪着去买衣服。结果蒲泓因为受日本风格影响,她日常学习和工作的人都是西装和风衣,所以还是给蒲素挑了几套西装,只不过是日系比较修身的版型。她的主要侧重在领带和衬衫的搭配,那种蓝和灰搭配粗条纹金黄或者其他颜色的撞色领带,确实也起到了色彩反差效果,让人眼前一亮。
蒲泓现在在东京大学进修,兼职中文导游成了国旅的一个当地地接。当时国内个人去日本旅游的极少,一般去了就黑掉不回来了。某省份的人哪怕和日本人结婚都不允许登陆,这个省的人等于全体拉黑。她在那边主要接待的都是政府机关和大型国企的赴日代表团。实事求是的讲,日本人其实还算厚道比较能忍,也不知道这么说会不会触动某些人神经。去除战争行为,要是换过来,当时大批日本人在国内为非作歹,我们早就把他们不知道怎么样了。咱们香港地区,因为内地人去消费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都开始抗议和暴力行为,叫嚣内地人为蝗虫。这还是同种同根的同胞。而且那些游客里几乎没什么做坏事的,只不过行为可能不妥,不怎么文明而已就能那样,大家可以扪心自问,要不要换位想想。
不说香港地区,咱们可以说毕竟那边等于是小时候就被人领养,所以和我们不亲。只是内地之间的地域争斗和歧视也从没有消停过。包括桑海,首都,哪里不给其他地方人骂?中原某省被讥讽为荷兰省,一度很多年是集火目标,甚至公然在街头拉横幅抵制和招聘公然歧视。直到最近张妮娜老家,北方地区新进崛起,拥有北欧三国的代称,才有取而代之的迹象,一段时间以来所谓我们的北欧三国在网络上几乎也是人人喊打。讥讽他们是重工业为烧烤,轻工业为直播,以及男涉黑,女涉……
桑海更不用说,哪怕全国人民都喜欢桑海制造的年代也还是被全国人民骂了几十年,好像谁都有资格在桑海人面前骂两句。哪怕是旅行结婚和家里置办物品的首选,也要一边来一边骂。包括小气,懦弱,怂……
关于在桑海问路要收费的段子,也不知道从哪开始的,十来年前高速口是有举着纸板牌子写着“带路”的人,只是我敢说没有一个是桑海人。很多事情讲起来是以讹传讹,甚至那些言之凿凿所谓亲身经历其实都并不靠谱,不能用走马观花的体验来代表客观。桑海容纳了那么多流动人口,现在还说排外真的有点讲不过去。好几次等红灯过马路时周边拥挤的人流里根本听不到桑海话,都是操着普通话或者拿着手机讲方言的年轻人。
以前说桑海男人怂,不敢打架,连蒲素下意识内心都有这个看法。其实现在看,人家这一点难道不是文明领先全国几十年的表现?打赢坐牢,打输住院是事实吧。
怕老婆难道不是尊重女性的象征?尊重就被视为怕?很多人搁以前在他们看来不听话的婆娘揍一顿就老实了,现在全国范围有几个地区还提倡这么对女性的?
关于这一点,我到是始终认为欠打的始终欠打,只要做好付出后果的心理准备。武二郎打死了潘金莲也还是英雄。宋江弄死阎婆惜就不是好汉了?有些人就是欠揍,这件事上不分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