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十五章、脸面

社会原本就应该分工不同,大家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比如买卖中介,很多人会私下里在交易进入一个阶段后试图跳过这个步骤。并且心安理得,觉得别人没做什么,其实这是非常糟糕的行为。

既然接受了别人明码标价的服务,就应该去认可,让人家赚应得的钱。但是具体到你的行业,理所当然的你才是专家。而所谓跨界,大多数相对本职专业来说,最多只能是玩票兴致。在很多行业里专业和业余之间的鸿沟真的是天差地别。

别的孩子辛辛苦苦学了几年专业,再经历伏低做小的熬着实习期打磨提升专业水平,你一个演戏的上来说拿奖就拿了,这不是开启群嘲吗?况且,用脚趾想,这事也不可能真的发生。

想法只是想法,而设计是另一回事,再怎么巧舌如簧,实际应用和想法都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想法可以天马行空,说起来孩童在这方面尤其出色。而实际设计并且把他变成现实,那就是需要专业人员步步为营的科学方法,没有其他出路。

女孩子希望把自己整成几个女明星的混合体,并且不光拿出照片还用肢体加语言比划着形容,然后医生真的办到了,她能舔着脸说自己是整形医生?

前面和陆美婷张妮娜厮混的时候,书里就提到了,演员这个职业其实是水分最大的职业。尤其是现在中国内地影坛,只要顶着一张脸就行。20多岁以后,蒲素基本不看国产电影,更别提八点档黄金剧场里的神剧,瞄一眼都膈应。

所以那个女明星大概错误认为每一行都差不多,张口就来想赚才女人设,只不过彻底翻车了。专业的不想放过她,不专业的更不想放过,除非她花钱买来的水军。

国家强弱从来不是靠戏子决定的。欧洲的文艺电影有内涵,美国的爆米花电影往往宣扬英雄主义,也是一种价值观输出。而我们暂时啥都输出不了,因为我们奉行的是不干涉……那些现在活跃在大小荧屏上的戏子真的没一个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家。不说和邻国日韩相比,就是台湾省和香港地区都不能相比。

国内电影人以前恬不知耻的叫苦没钱,举例说明自己一部戏的资金和国外一部戏资金的巨大差异,然后我们早就不差钱了,一部烂戏动辄几个亿的投入,我都怀疑是不是真的在洗钱。

然后开始甩锅体制,说是审查制度严重制约了创造环境。同为亚洲,宗教国家伊朗,人家拍出来的作品在世界电影史上是什么地位,咱们的审核还能超过人家了?很多题材我们大概确实不方便拍,但是可拍的更多,实际上这么些年都拍了些什么?

国内糟糕的电影产业附带造就了一批恶臭的天价戏子。美剧爱好者应该很清楚,随便拎一个出来,专业程度都可以对她们360度无情吊打。

讽刺的是历史上审查最严苛,演员待遇最低的大锅饭时代,各电影制片厂拍出来的作品还真的有几部可以称的上经典,那一批从业人员也勉强可以称得上艺术家,说演农民就真的去农村体验生活,说演赤脚医生就真的会打针……而现在,我可以说一个都没有。

相比起演艺圈从业人员的无耻,最可耻的其实还是观众。就那些鸟人居然还有几个亿的流量,就算数据造假,一部烂片动辄几亿几十亿的票房,就算把水分拧了,真实数据应该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