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意,但我住在这里倒也舒适,不必再搬。”
柳御史,固然是朝廷大臣,位卑权重,也熟知修道之事,但他毕竟只是世俗中人,不是修道之人。李清既是修道人,而洛阳城又是不平之时,便不想把这些修道人诸般事情牵扯到对方。
如今司天台整合修道人,聚集城南,多半也是害怕修道人之间的诸般争斗,牵扯到寻常百姓身上。这管事得了李清回复,暗自松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小的就先告知老爷,至于此地,还请郎君凡事小心为上。”
李清点头道:“多谢提醒,在下定会注意,另外,请代在下向柳大人道谢。”管事点了点头,就即离去。李清也算是个聪慧敏捷之人,对于那管事的忧虑,自然也看在眼里。
那管事毕竟跟他没有什么交情,生怕李清将修道人的争斗引到了柳府之中,直到李清拒绝搬入柳府时,他才松了口气。李清倒也不怪这管事如此想法,只是两相比较之下,反而对于柳御史愈发敬重了些。
李清四下打量了一番,这处小院附近的居所,确实少见普通老百姓,反倒时而有江湖中人,或是修道中人偶尔现身。他只看过几遍,也不理会,他自忖坎离修为已经在修道之路上登堂入室,凭借诸般手段,也不惧怕别人找他麻烦。
再说他也觉得自己只要不主动惹事情,应当不会与人争斗,这附近有多少修道人,自然也与他无关。这般想来,他也便入了院内。“王源留下的药材,该有的就在那里,不会长脚跑了,而且药材已经寄存了数月,倒也不急着去取。”
“当下最急的,除了那八种药材,就该是以玉剑为主。”“这么大一块玉石,且还只能是上等良玉,该怎么去找?洛阳城中,倒是哪家权贵有这么一块能够雕琢成玉剑的上等宝玉?”
他想了想,心绪有些繁杂,默念静心诀,才把杂念压下。正想修炼时,他忽然触到怀里的书信。那是小月之前交给他的那封信,正是崔洛霜托人寄来的信。
“之前我被拓跋昱费廉两人擒走,想必让简叔,崔洛霜,王源等关系较好的人都十分担忧罢?”李清倒是有些疑惑,他这一回算是失踪,怎么王源还把药材送来洛阳,而崔洛霜更是寄来了一封书信?
李清轻轻把书信拆开,上面写了许多文字,见那字迹娟秀,且时而有下笔停顿的痕迹,不知怎地,李清心中有些怦怦乱跳。书信上写了许多字,他逐字细看。
只见上面写着:公子原是要与王统领一同上京,然而临行前夕忽然不告而别,想必是另有要事。但公子吉人自有天相,亦是福缘深厚之人,势必不会有事。之前公子曾有意上京,想来也会往京城走上一趟,此时应当到了京城,当下正值秋末初冬,气候多变,京城位于洛水之南,气候更为寒冷,公子须多加注意,添衣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