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销售实况的对话剧本,向涛也给了他,让他没事的时候多看看,争取全部背熟了。
销售开始时,向涛就站在饮食店的门里,想看看吴伟是不是做零售的这料。
哪知道吴伟非常上台面,他口齿流利,说话圆滑,一张巧嘴甜的就像是抹了蜜。哥哥姐姐叫个不停,好多本来只想看看的顾客,都被他的热情给感动的不得不购买。
几天后,吴伟的学徒已经足够了,也到了他该回家的时候了,向涛开始正式的和吴伟洽谈。向涛做事很细心,还把两人共同的朋友李国庆请来做个公证人,万一以后吴伟做事不上台面,就有李国庆出面了。
晚上,周渡饮食店的二楼,向涛很正式的摆开了酒席,把相关人士都请过来,秦玉;张玄智等这时候都成了旁观者。
“吴伟;我再问你一遍,是否愿意做我向涛的下一级分销商?”
“我愿意,我非常愿意!”
一旁的秦玉看到吴伟答应做向涛的下一级分销商,她马上就明白过来,吴伟从今往后就必须要从向涛这边进货。
将回来吴伟要是想跳出来单干,还必须要经过李国庆的首肯,不然就是不上路了。
还有就是吴伟兜里没钱,想要进货也没人愿意赊账给他,这一点上因为有了李国庆,事情就好办多了。
向涛:“你所需要的全部货物,都从我这边来进,也省得你自己去南方背货之苦。我给别人什么价;给你也是一样价,和其他商业盟友一样对待。”
“谢谢!”
向涛胆敢当着李国庆的面这么说,是因为李国庆一直以为向涛的洋货都是从特区的中英街批发过来的,本身并无违规之举,再加上天朝到处多有销售,管是管不过来了。
现在向涛不管李国庆是眼开眼闭,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两人都默契的不再提洋货的原产地的事。
更何况向涛想到自己需要资本,而他李国庆需要政绩,这些说到底都离不开个钱字。李国庆适当的让自己多赚点钱,才能配合他搞出政绩来吗。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是不可能的!
没钱,汪文昌那边废除猪肉票的响亮口号,怎么可能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