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时间久远,取证上的困难重重加上被告的特殊况,开庭似乎遥遥无期,姜若被告知遗体可以先行火化——他猜想是停尸间急于腾出位置的缘故。
停尸间应当是个森冷的地方,但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拥挤的国度,连停尸间也不能免俗——入眼是死密集恐惧症的满满当当的尸体,让人不替那些躺着的人感到难受,恨不得立即拖出去火化。
虽然装在袋子里,但姜若一眼就找到了顾荻。其他袋子都是鼓鼓的,只有她的袋子干瘪瘦弱,在一众新鲜的死者中格格不入。
姜若暗嘲,自己到底是怎样的儿子?母亲躺在那里,而他竟然可以用母亲的遗体打趣。也许他和《局外人》里在母亲的葬礼上不流泪的默尔索是一类人,应该被判处死刑。
姜若从不期待这样的重逢。这不是故事应有的结局。这错误的结局让他感到愤怒。他宁愿假作不知,让母亲一直一直躺在那片墓园,而他就像永远不打开盒子的薛定谔。只要盒子不打开,她就永远处在生死之间,像一个永生的量子幽灵。
为什么要寻找真相?多么无趣的真相。
姜若盯着停尸间的吊顶灯,潜意识里他始终认为母亲存在于一片虚空之中,而不是在那个袋子里面。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在天之灵,您可曾后悔过?
如果您不曾离开,那么我就还有一个母亲可以照顾,可以像王鸢一样云淡风轻地对人说,我妈妈如何如何,可以为了支付疗养院的费用带着沉甸甸的责任感去工作。等我赚到了足够的钱,甚至可以长住在遗忘镇陪着您——反正我也很喜欢那里。您尽可以把所有的人和事都忘记,即使连我一并忘记也没关系。
想到这里姜若觉得自己很可笑——原来你想要的只是你有妈妈这样一个事实而已。
姜若不知道自己是否悲伤。正如他也不知道默尔索是否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