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击发生的地点从山脚到山顶随机分布,袭击过程与第一起大同小异,都是在扫雪、值守或者去做实验的途中,被突然从雪里蹿出的爱斯基摩鼠击倒。
被袭击的玩家脆皮一点的可能当场死亡,生命力顽强些的则只是昏迷;无论哪一种情况,尸体/躯体都没有被啃噬的痕迹,说明爱斯基摩鼠袭击玩家并非为了捕食,具体原因至今不明。
玩家们终于收敛了表情包斗图,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基山不为人知的山洞地穴中,到底有多少爱斯基摩鼠正在苏醒?
比起神出鬼没的袭击,还有一件事情更让人揪心:如果这些鼠种群数量足够庞大以啮齿类的繁殖能力,即使现在还不庞大,总有一天也会变得庞大继续放任它们到处打洞,是不是迟早会把山体打得千疮百孔?
倘若山体被掏空,可以预见到滑坡、雪崩等灾害的频发,甚至整座山发生坍塌也不无可能。
如此前景让玩家们勃然变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古人诚不欺我。
于是论坛又见飘红热帖保卫萝卜,又名,地鼠在哪里:夯实的土地何处去了,拯救基山事关你我他。
玩家们展开激情探讨,激烈争论,最后一致认为,当下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勘探出已经存在的地下洞穴,计算破坏情况。
可选的勘察手法有很多。譬如地质雷达法,通过发射和接受高频电磁波,分析反射波的时间与位置等参数来研究地质结构;但要想把这一整套技术移植到游戏里可就不是3d打印一台显微镜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虽说技术一时半会不好复制,但玩家一点不慌,毕竟还有土法可以立即上马:那就是派出一队人马,提取啮齿类基因后,钻入鼠穴实地勘探,确认爱斯基摩鼠的活动到底有多猖獗。
技术不行,人工来凑。
于是乎,秋bs惊现热帖:招收“山海经”地质勘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