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浆。姜若觉得借笔记之恩,当以解忧为报。
他很快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本身很简单,解决方式也很显然:只要让大肖放弃这种病态的追求就好了。但就是这个时候,大肖表现出了超乎想象的执着。姜若越是警告他离王鸢远一点,他就越是寻找一切机会昭告天下他的决不放弃,最后发展到只要姜若没看住,他就要在放学路上堵王鸢的程度。
姜若很快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如果他不插手,也许大肖很快就会厌倦这个游戏或者转移目标,那么事情就会自己过去。但恰恰因为他的插手,这件事被大肖当作了他们之间战争的一部分,于是不死不休。
在这场漫长的拉锯战中,王鸢终于患上抑郁症。
在一周只能吃一次红烧肉的大山脚下,抑郁症实在是太奢侈了。村里没有心理医生,镇上也没有。姜若拜托网吧老板下载了许多关于心理疏导的书籍网吧老板在姜若心目中简直是叮当猫一样的存在试图亲身上阵无照行医。
在陪王鸢读徐志摩听她倾诉鼓励她学乐器等等手段统统被证明无效后,赤脚医生姜的心理疏导宣告失败。王鸢愈加忧郁,甚至到了坐着坐着就会忽然掉眼泪的程度。姜若远远看着她,觉得这样一个温柔的女孩子,从未做错任何事情,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成为他和大肖之间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现在回想起来,姜若对王鸢的感情,始于一种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她的执念。
姜若去找院长,要求让王鸢去大城市治病。院长很为难,孤儿院人手实在不够,经费也很紧张,治疗抑郁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最后院长悄悄塞给姜若一笔钱姜若知道这笔钱是院长自己拿出来的然后给了姜若一个你知道怎么办的眼神。
你不是很能耐嘛,能自己跑去不知道哪里再自己跑回来,那你自己带她去啊?别问我,问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这是姜若对那个眼神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