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香江女商[六零] 仲丘 5537 字 11个月前

林薇对孙沐茵实在是没什么印象,只知道她比自己小两岁,现在庇理罗士女子中学读书,学校很出名,培养了不少名媛贵妇。

日记里都很少提及这个小妹妹,只说她性子闷,不爱说话,挨打了也不怎么吭声,最后好像是做了官太太。

日记里只写过孙沐茵的一件事,就是小姑娘捡了一只特别丑的流浪猫回来,藏在屋子里,林薇看见后随口评价了一句好丑,结果被对方骂:“你才丑。”

气得林薇写日记发泄,还说要告诉伯娘,不过想想伯娘打妹妹的模样,她最后还是没吭声。

后来也不知道那猫养没养成,但估计是没有,毕竟家里多个猫怎么能藏得住?

晚上两人睡在一处,房间里原本还有个小床,但是已经挪到书房给宋晔他们用了。

林薇想和孙沐茵说点什么的,但她今天实在是太累了,挨上床,就睁不开眼了,睡前,她摸着胸间的钥匙吊坠,想着明天要先兑点钱出来。

“这个钱咱们还是快点兑出来,你是没见前些日子挤兑得多厉害,在中环排出好几百米。”

同一个房屋下的另外一对夫妻还没有休息。

袁玉君一脚搭在床上,仔仔细细地擦着护肤品,她还不到四十岁,虽然生了孩子有点发福,但看上去并不太老。

孙博然翻了一页书,皱眉道:“这些人听风就是雨,你凑什么热闹?”

袁玉君不同意他的言论:“这都关了两个银号了,能怪大家多想吗?得亏咱们的钱都存汇丰了,还是大银行靠谱,国内的小银行真是说倒就倒,陈太当时排了两天,还是有几千块没取出来,一见面就和人哭,麻将也不搓了,还说要到港督府请愿。”

孙博然“刷”地放下书,沉着脸道:“花旗也是大银行,你别掌这个说事儿,我知道你打得什么主意,那是老方给两个孩子的学费,这钱一分都不能动。

袁玉君将手里的瓶子放回梳妆台上,慢慢地回过头,“不是——你老毛病是不是又犯了啊,”她看着孙博然,费解地道,"他们两个吃的用的都不花钱啊?你还想白养着他们,哪来的钱?你现在连工作都没有,这一大家子你拿什么养活?&#34

;

说到工作,孙博然脸色变了变,重新拿过书:“我不想和你吵,你也别胡搅蛮缠。”

“行啊你,孙博然,你是真的一点都不把这个家当回事儿啊,你压根就没瞧得起我,”她冷呵一声,深吸口气,道,“行,咱们就花钱养着这两个祖宗,没钱不要紧,正好阿茵也别上学了,早点出去做工,钱也省了还能贴补家里,我把他们当老佛爷给你供起来。”

孙博然怒道:“你是你一个当妈该说的话?”

“我怎么就不能说了?你看这一条街,谁家闺女是读书的?那王皮匠家的闺女倒是读了书,可最后还不是为了嫁个好人家?但人家姑娘长得漂亮,你闺女什么模样,你自己看不见吗?”

“越说越不像话了,你怎么就不能学学好?老方夫妻俩费这么大劲把闺女送过来读书,你呢?哪有一点慈母的样子,和旧社会的愚妇有什么不同?"

袁玉君像听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笑话,火道,“我怎么了?谁好你和谁过去,”她拔高了音量,“怎么?又想起你的芝芝妹妹了,觉得我这个黄脸婆一无是处,你也是想得美,如果现在和你过

日子的是林涵芝,她还不一定比我强,那是个连油瓶倒了都不会扶的大小姐,孙博然,我不妨这么和你说,如果要是能重来,我说死也不会嫁给你!”

“你——”孙博然一口浊气蹿上胸口,扬手指着她,气得说不出话来。

袁玉君心里也不痛快,她侧过头也不看对方,揉了揉发酸的鼻子:“你要是回学校,我什么都不说你,两个孩子我白给你养着都行,可是你现在算怎么回事儿?”说到这儿,她心中止不住的酸楚,想想这些日子让邻里看了笑话,麻将她都不敢打了,便忍不住落泪。

两人算是老夫少妻,当初也是违逆家里铁了心地要嫁给他,觉得他学识渊博,还是留洋回来的,可如今她对孙博然的崇拜,全都被柴米油盐消磨得差不多了。

孙博然闭眼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说道:“行了,你哭什么,不就是去学校吗?明天……我去校长那里一趟,我还能饿着你们娘几个?"

袁玉君意外地看他,心里既高兴又有点莫名的不舒服:“还是你芝芝妹妹厉害,人家女儿一来,你就变了性。

“你不想我去,那就算了。”

“哎,我就那

么一说,你怎么那么小气,玩笑都开不了。”

林薇晚上做了一晚上梦。醒了之后,就坐在床上愣神。

目光一直盯着孙沐茵,不知道在想什么?直到对方起来,她才平复了心情,收拾了一下出去洗漱。

遇到宋晔,林薇问他有什么东西要买没有,她今天要去银行取钱。

"不用,我有钱。"宋晔果断拒绝。

林薇愣住了,宋晔哪里来的钱,她的那个盒子里有多少票据她记得清清楚楚,唯一被掌走的就是那张两万美元的汇票,剩下的一张都没少,连没用的废纸都在,她很确定。

“你真有钱?”林薇掌着牙刷,一脸怀疑地看着他。

然后她就看见,宋晔慢吞吞地在怀里掏了半天,直到摸出一根长方形的金属块,金光灿灿,十分亮眼。

嚓,金条!

林薇:“……”

这个大聪明,他就一直在衣服里藏着?跑的时候竟然没掉出来。

"八根你全绑身上了?"

宋晔摇头,给她比了四根手指:“四根。”

他原本是都想带上的,但是走路哗啦响,最后让老师给卸了一半的货,说带黄金不安全,容易让人见财起意。

林薇也是佩服,估计那个“偷包”的也没想到,有人能把金条绑身上。

不管怎样,这是又多了一份保障,吃早饭的时候,林薇又兴致勃勃地问了黄金的价格。“35美元1蛊司,你问这个干什么?”孙博然问。

啥?

林薇再次震惊。

一蛊司是31克多,这四根金条换算下来竟然还不到3000港币,金价现在这么惨的吗?

折合港币才6块多每克。楼下一杯凉茶都五毛了,这肯定不正常啊。

那就有个问题——

……所以现在美元还没有和黄金脱钩?

天呐,她现在要是有钱,囤黄金就行了,费劲巴力地还搞什么外汇啊?搞到英镑说不定最后还赔死。

可惜,她对黄金市场并不了解,忘记什么时候脱钩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迎来牛市,只能老老实实地先搞钱。

林薇对宋哗投去同情的目光,

但对方却看上去无知无觉。

也对,他本身对金价就没有概念哪里会失望呢?

接着,林薇又在饭桌上知道了银行挤兑的事情。

“都什么银行,有恒生吗?”

她这有一张恒生的小额存单,原本是打算今天先兑的。

“那有报纸,你吃完饭再看。”

不得不说,袁玉君的厨艺比林母上了几个档次,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林薇美美地吃了一顿,才开始看报纸。

报纸上大篇幅报道了华资银行遭遇挤兑的事情。

林薇又翻了往期的报纸。

花了点时间,大致理清楚了来龙去脉。

今年1月份就有人传出明德银号资金困难,然后就有大客户拿着大额的美元支票去兑付,结果银号没有足够的现金兑付,这事儿一传出来,大大小小的储户蜂拥而至,造成挤兑,明德银号现由政府接管,等待破产清算。

接着,广东信托商业银行受到波及,遭遇挤兑,总行和24家分行宣告停业。

一时间谣言四起,挤兑风潮席卷其他华资银行。

金融业最怕的就是谣言,银行也好股市也好,传言很容易引起羊群效应,导致跟风,虽然最开始是因为房地产过热,导致银号回款出现问题,但不是所有银行都是如此,结果却是整个华资银行受牵连,无一幸免。

银行挤兑是世纪难题,雷曼兄弟、硅谷银行、瑞信也都是说倒就倒,哪怕四大行的摩根、花旗、美国银行以及汇丰如果遭遇大规模挤兑,也同样会深陷泥潭,金融体系的脆弱超乎想象。

四大行不会被挤兑,是因为储户对它们有着足够的信任。信任是银行立足之本。

正常情况下,为了稳定储户信心,港英政府和中央银行应该有所举措,防止谣言蔓延。

可是坏就坏在一点,香江没有中央银行,而是让汇丰银行以私人商业银行的身份担任中央银行的角色,行使发钞、金融监管等多重职能。

而汇丰在这次事件中是怎么行使它中央银行职能的呢?

在广东信托商业银行遭遇挤兑时,汇丰确实有站出来说话,说会保证汇丰对广东信托的充分支持,这一承诺也确实起到了作用,事态稳定下来,但过了两天,汇丰又否认了,说是有误解,只能提供有限支

持。

这一下,算是油锅里舀水,直接炸开了,本来就惊惶不安的储户对广东信托彻底失去了信心,现在是死得不能再死。

没有这个“中央银行”或许广东信托都不会死得这么惨。

官方这时候姗姗来迟,站出来说保证充分的资金,可是这个保证实在是太迟了,公众对华资银行失去了信心。

港英政府加汇丰这一套组合拳,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报纸上说,很多华资银行行长托关系去找汇丰大班,还有带着礼物去面见已经退隐的大佬贺新,寻求脱离困境的办法。

无论什么时候,大家的办法差不多,都是找大佬帮忙,如果巴菲特出面买个股票,或许真的能提振市场信心。

只是去找汇丰,真的是有点死马当活马医了,作为“中央银行”它本该义不容辞,不应你去找他,而是它来找你,而作为私人银行它是什么立场,就很耐人寻味了。

毕竟恒生这几年的壮大也对汇丰的业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报纸倒是没有写恒生银行也遭遇挤兑,作为港城最大规模的华资银行,总资产已经超越东亚银行的国人之光,新闻的撰稿者对其似乎是信心十足。

但林薇这时候却是猛然想起,作为华资银行出身的恒生,最后可是换了姓的。难道就是因为这次挤兑风波,恒生被汇丰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