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夫妇听闻后也是放了一半心,只要这孩子成人后不要弃了富贵当了和尚就好。
那白眉老僧把陈氏夫妇又单独约进了一间静室,叮嘱夫妇二人今后一定要对陈公子严加管教切勿走了邪路。又反复嘱托孩子随身带来的那件红绸一定要妥善保管,这位神秘的老僧才脸色凝重的离开。
陈夫人毕竟有些女人心思,想到这红绸定是孩子的亲生父母留下的信物。他们收养江流一事在陈家镇一带已是妇孺皆知,到时候若他的亲生父母凭着这缎红绸再找上门来,弄不好就养了一个白眼狼。便提议把这红绸一把火烧了或是让春香扔到别处,在家里放着终究是一桩心事。
陈父却是一个心肠极其厚道之人,说这养儿虽为防老,但做人却不可昧了良心。这孩子的亲生父母不是为生活所逼就是受了迫害,如若多年以后真得找上门来,也不能断了人家的生育之恩。我们只管悉心教导孩子,量他日后也不会做出忘恩负义之事。
这夫妻二人多年来从未红过脸,陈夫人也不是那种心胸狭隘之人。只是初得爱子多了几分护子之心,也觉得夫君说得有些道理,便把那红绸藏在了隐秘之处。
从此以后,这个迎水而生的苦命孩子摇身变成了锦衣玉食的陈家大公子。
这陈父是个为人随和没有什么脾气之人,家中产业还是祖上所留,其中生意往来还多靠那位不让须眉的夫人操办。
但有了小江流后陈夫人便少了生意往来一心教子,好在这陈府基业颇大,这养育爱子自然成了头等大事。
这江流公子也是聪明过人,三岁时就精通了老庄孔孟。陈氏夫妇更是欣喜非常溺爱更甚,早把那白眉老僧严加管教的嘱托忘得一干二净,府中上上下下的家丁侍女更是把这陈大公子奉为天珍。
那个深得老爷夫人喜爱的小丫环春香,自然也成了小江流的玩伴。
陈江流在五岁时就读遍了春秋汉史,在陈家镇一带更是声名鹊起。
众人都夸这小江流真有帝王之相天人之才。这时一个好心的族人却提醒了江流父母,有天人之才一说可喜,但有帝王之相之说万万不可受。如若传到当朝者耳中,怕是有灭门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