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君子剑道武书生

云归 寸尺 1709 字 7个月前

()宁白峰跟在老山主身边,一路缓缓向前。

此时夕阳尚未落下,小路外的茂林修竹间,散落着一些石桌,凉亭。不少尚未回去休息的书院学子,坐在凉亭里或对弈,或论学,或沉思。也有几位先生坐于竹林间的书桌旁,煮茶,抚琴。

袅袅的琴声中,诉说着一派祥和。

宁白峰看着那些行走在林间的书院学子,又转头看看老山主,欲言又止。

老山主察觉到宁白峰似乎有话又说,但又似乎在顾忌着什么,便开口问道:“书生读书,最喜畅所欲言,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出来,不必压在心里。”

宁白峰深呼吸一口气,面上表情一定,似乎作出某种决定,说道:“山主,宁白峰曾在湘泽秘地的三百里禁内见到过一件事。一名湘云书院的学子,在与人争夺一些灵果时,被人击杀在沼泽里,当时实在没办法出手,只能看着那名学子死在那人手上,还望山主见谅。若是书院需要找到凶人,我可以凭借记忆将那人画下来,以作凭证。”

老山主看着身边宁白峰一脸严肃地面容,微笑的摇摇头,苍老的面容很是祥和,并没有听闻书院学子被人击杀后的愤怒和悲伤,目光平静。轻声问道:“在你看来,书院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宁白峰低头思索起来,老山主问这个问题,明显是内有深意,若是随意作答,反而会觉得答非所问。忽然想起什么,灵机一动,回答道:“授业,解惑的地方。”

老山主点头道:“不错,书院不是江湖门派,先生教授学问,传授儒家道业,需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却并没有厮杀,争夺,复仇的学说。练气士有种说法,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实也是在告诉他人,师只负责传道,而徒能领会多少,全看自己,怎么为人处事,更是看自己。何况是这种斗杀争宝的勾当,早已违背圣贤的教诲。上古圣贤传下儒家道统,旨在教诲世人仁和礼,却并没有争和杀的学说。若是一个读书人正正经经的安心读书,学成后能够教诲世人,便对的起圣贤文章,儒家教诲。相反,若是习得浩然气,却一心做那厮杀争斗,寻机夺宝之事,便早已走错路,如何还要书院来为其提供庇佑。”

宁白峰若有所思,然后有些小心翼翼的说道:“可这样是不是有些无情了一点。”

老山主点头道:“是无情了一些,但读书人秉天地之气,便是以天道为中心,天道眷顾世人,却不宠溺世人,不一样是有情也无情么。”

宁白峰终于放松下来,心中的那股忐忑感也随之消失。

宁白峰随着老山主漫无目的的行走在书院内,且走且聊,转过一处刻有文字的大石碑时,却看到一处竹林旁的小石坪上,一人击节而歌,另一人闻歌剑舞。

宁白峰回头看着老山主,不是说儒家没有杀伐的学说么,怎么这会儿又有人手执利器,观其身手,手底下的功力绝对不弱。从望气上来看,这人也有二境修为的实力。

老山主看着宁白峰的神情,哑然失笑,“你该不会以为儒家子弟,只会读死书,毫无保命立

身的手段吧。”

宁白峰握着剑,答道:“我曾见过许鹿院判的出手方式,以手代笔,以浩然气为墨,凌空写字,威力颇大,却不曾想过儒家也有习剑的说法。”

老山主微笑道:“儒家古来便传有君子六艺之学,你所见过的以手代笔,以气为墨的方式来自六艺中的“书”艺。其中“射”之一艺便是另外的手法,只是后来儒家学子取巧,认为射艺不足以体现圣人的教诲,便改为习剑,以剑器代替射艺。”

接着又指着舞剑的男子,说道:“剑器,即剑气。儒家弟子习剑,气在先,意在后,势次之。在所有修剑者中,儒家剑客剑气最为浩大,比之纯正剑修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因儒家典籍便有浩如烟海之说,书读的越多,浩然气越浓郁,因此剑气也是最浓。我观你习剑,意在先,势在后,气次之。此法并无不对,但对你这样刚刚入门的来说,并不见得有多容易,或许教你习剑之人站的地方太高,才造成你今天的局面。斯以为,你不妨在习剑之时加入儒家习剑的方法,出剑之后,以剑为笔,凌空写字。闲暇时,再以笔代剑,读书练字。读书用以养气,练字权作练剑,多重并举之下,必有收获。”

宁白峰躬身拜谢。

此番指点,虽不是儒家不传之秘,但能得其教授,亦是颇有收获,用今日在讲堂里学到的说法,叫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