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038 冯阮言佩,梁夏李钱。

冯阮是不是收了别人的钱,所以想在春闱考场里安插自己的人手,然后通过舞弊一事,既能收到银钱,也能培养出自己的势力。

至少那些通过舞弊进入朝堂的新臣,会唯冯阮马首是瞻。

感情想要拉拢新臣的不是齐敏,而是冯阮啊!

这个奸臣!

李钱查看自己的第二个任务的进度条,果然前进了百分之三十。

齐敏一案重审,打乱了冯阮的计划?

“李钱啊,你漏掉了一个人,”梁夏整理袖筒,温声说,“廉鹤。”

“那个御史中丞?”李钱疑惑,“她这样的人,朝中多的是,不足为奇。”

树大有鸟落,冯阮就是朝中那颗最大的树,廉鹤这种鸟落她身上不奇怪。

梁夏叹息,看着李钱,“廉鹤不足为奇,可她身后的御史台呢?”

“您是说冯阮在御史台安插了人手,借此削弱御史台的力量?”李钱想,“廉鹤这个棋子冯阮说舍弃就舍弃,想来也不是很重要。”

梁夏说,“御史台在朝中,地位丝毫不逊于冯阮这个右相,我娘不管政事的时候,还能采纳言佩的谏言直接处理了齐敏,你觉得因为什么?”

李钱回,“先皇懒得问,所以言佩说什么就是什么,她说齐敏有问题,先皇就直接把齐敏革职查办了。事后在礼部尚书的争取下,齐敏才重回礼部当个整理文书的小官。”

这事李钱是清楚的,当时他就在宫中。

莫说老皇帝了,就是他都觉得言佩说得对。言佩那样的人,不为名不为利,如果参齐敏定是齐敏有错处。

言佩。

李钱抽了口凉气,陡然反应过来,猛地抬头看梁夏。

为什么言佩说齐敏有错,她们就觉得齐敏就一定有错?

“冯相要是参陈乐时陈大人,我只会觉得陈大人是不是哪里妨碍到了冯阮的利益。可若是言大人参陈乐时,我只会觉得是陈乐时做错了事情。”

这便是差别。

梁夏悠悠叹息,“教你可比教陈妤松费劲多了。”

但又比教季晓兮简单一点。

李钱脸上一臊,格外的羞愧,他是真的不如梁夏啊。

但李钱好学,双手抱在一起,结结实实地朝梁夏作揖,“学生还请老师明示。”

梁夏抿唇笑了一下,半真半假的说,“我教你,你可得好好听啊。”

李钱,“自然,我都用心听的。”

他简直是用命在听了好吗!

梁夏说,“言佩跟御史台的这种隐形权力,从不摆在明面上,可又切切实实的影响着朝政。”

“言佩一人,便有这种能力,何况她身后还有个御史台,以及众多御史们。”

“御史们向来奉行‘疑罪从有’,当她们怀疑你时,你在御史台那里就已经是代罪之身。李钱啊,你难道只觉得朝上仅冯阮一人有权吗?”

梁夏问李钱,“你觉得冯阮跟言佩,在朝堂上,哪一个能真正影响到大臣的生死?”

要是之前,李钱绝对坚定地选冯阮,冯相只手遮天,除了她还有谁,如今却改了主意。

他后知后觉意识到,第二条任务是【让梁夏顺利掌权】,现在进度条前进了百分之三十,可能是因为御史中丞廉鹤被查了,而不是因为冯阮计划被扰乱。

齐敏一案重审,让众臣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御史台的谏书也不全是无误的。

现在廉鹤因一己私欲,撺掇言佩参了齐敏,可齐敏清白无罪,此事错在御史台,错在廉鹤,错在言佩。

御史台的威严被动摇,梁夏掌权进度条前进三十。

李钱之前一直拿冯阮当敌人,以为斗倒了冯阮就行。如今看来,想要完全掌权,得把右相的权力跟御史台的权力全收回中央才行。

“您是要让冯阮对付御史台?”李钱好奇。

梁夏双手习惯性往身后一搭,文文气气的一张脸抬起,微微摇头,“要靠言佩。”

这事靠不了冯阮,御史台的事情,需要御史台的御史大夫站出来才行。

“我昨晚收到几份折子,全是参冯阮的,”梁夏说,“参她的都是廉鹤的人。”

“冯阮舍弃了廉鹤这枚棋子,心里不可能不清楚廉鹤会趁机报复,”梁夏此处没想不通,“以冯相的能力,明知如此却不在意,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她有恃无恐?”李钱分析,“如今她一人之下,大权在握,免不得不把这些小鱼小虾放在眼里,所以懒得理会。”

毕竟搞御史台这种事情,对冯阮来说百利无一害,御史台这次有了危机,冯相位置只会更稳。

人在膨胀骄傲之时就容易飘,李钱在想冯阮可能是飘了,或是觉得廉鹤手里那点罪证根本参不倒她。

梁夏没应。

外头钟声响起,该上朝了。

梁夏总觉得事情还有一点点不对劲。

冯阮本来能直接弄死廉鹤,毕竟她动摇御史台权威的目的已经达到,没必要给自己留下廉鹤这个隐患。

这种感觉就相当于把刀递到敌人手里,等人来捅她,不像是冯阮这种人能出现的纰漏。

她能把外室藏多年都不让人看见,定然也能藏起自己的罪证。

可现在,她让人把证据送过来了,送到她面前。

梁夏感觉冯阮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可她不喜欢当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