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重走长征路(八)

()娄山关亦称太平关,原名娄关,后称太平关。位于汇川区与桐梓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关名的来历,源于古代对娄山山脉的称谓。它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汇川区与桐梓县的交界处,北拒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天险。关上千峰万仞,重峦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

萧鱼一家去遵义,先到距遵义城五十公里的娄山关,这里曾发生过著名的娄山关战役。

1935年1月7日,红军长征途中占领遵义。贵州军阀王家烈、候之担闻讯,慌忙调兵遣将,在娄山关一带设防,以保老巢。为确保中央在黔北遵义建立新战略根据地,确保主力部队在遵义休整和遵义会议的安全,中央军委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率部追击,向北逃窜的敌军,夺取娄山关,以防御川南之敌向遵义进犯,这就是在红军长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娄山关战役。

“小鱼,站在娄山关上,你有何感想?”萧鱼站在关上,任山风吹拂,意气风发的问道。

“站在娄山关上,让我想起了主席的《忆秦蛾》。”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一家三口,站在娄山关上,一起吟诵《娄山关.忆秦娥》。

“站在娄山关上,吟诵这首《忆秦娥》特别有感觉。”吟完词,萧小鱼兴奋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