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心照不宣

摇滚教父 黑色贝斯 2363 字 9个月前

几份合同在桌面上转过一圈之后,这次签约便是正式结束了。

“按照合约的要求,你需要从前期筹备就开始加入剧组。”

签约刚刚结束,制片人布莱恩-伯克就迫不及待地问道:“现在剧组这边前期筹备的工作很多,你什么时候可以来剧组报道?”

“三天之内。”

杜克-罗森伯格稍稍思考了一下,明确开口表示:“三天之内,我就可以处理完自己的私事,到剧组报道。”

“好的。”

布莱恩-伯克点点头,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不再插话。

这次签约,主角毕竟是杜克-罗森伯格这个导演,以及二十世纪福克斯的高层。

虽然说布莱恩-伯克是《星球大战:原力觉醒》项目组的第一制片人,对这个项目有绝对的主导权,但归根结底,也只是一个“打工者”。

在这样的场合下,有关工作的事情,除了极为迫切的事情要略微过问一句之外,其它的完全没有必要现在去谈。

得到了杜克关于进入剧组报道时间的答复后,布莱恩-伯克便是决定,等到杜克-罗森伯格进入剧组之后,再去谈其它的细节。

“公开的签约仪式的时间,宣传部门那边拿出方案之后会和你的经纪人联系。”

二十世纪福克斯的一名高层看了杜克一眼,说道:“请杜克导演务必配合宣传部门的工作。”

在好莱坞,或者说在绝大多数稍微正规一点的项目中,导演这项工作,并不仅仅只是负责拍片而已。

或许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大体上来说,除了带剧组拍片的“本职工作”之外,导演要涉及的工作还包括配合剧组的宣传、进行前期筹备、后期制作等等。

当然,很多有资历的导演,也会借此在“基本片酬”之外,索要额外的报酬。

比如说大卫-芬奇就有这样的习惯,将导演的工作从正式立项之后的筹备开始,划分为几个阶段。

若是自己需要参与的阶段更多,比如说从一开始就参与到前期筹备工作当中去,就要索要更高的报酬。

其实,以杜克的资历,也完全可以这么做。

但为了争取到这次执导《星球大战》的机会,杜克主动放弃了大部分的片酬,仅仅只索要了五百万美元的基础片酬,外加一定数量的“票房奖金”。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只要《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全球票房达到制片成本以上,杜克就会获得一百万美元的基础奖金,随后,票房每上涨一个阶梯,杜克所获得的奖金就会更高。

若是《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全球票房可以达到十五亿美元以上,加上五百万美元的基础片酬,杜克总共可以从这个项目中得到三千万美元的薪酬。

至于再高的……

哪怕是再乐观的人,也不认为这部影片的全球票房能够超越《泰坦尼克号》,自然也没有必要去讨论二十亿美元以上票房的情况。

这种阶梯式的“票房奖金”,比“票房分成”好的一点在于,无论影片的票房是多少,只要是在某个档位内,杜克-罗森伯格所获得的“奖金”,数字是固定的。

而且,一般情况下来说,这个奖金的数字,都要低于“常规比例”的票房分成。

——所谓“常规比例”,自然是按照杜克-罗森伯格过去的履历,在好莱坞内的咖位等等,所“有可能拿到的最高分成比例”。

对于二十世纪福克斯来说,相对于另外两名导演,选择杜克-罗森伯格,意味着无论是影片扑街还是票房大卖,都可以省下一大笔片酬。

而在能力方面,杜克-罗森伯格也没有明显的劣势。

这个项目,主导者毕竟不是导演,而是布莱恩-伯克这位业内的顶尖制片人。

而且《星球大战》是一个早已成熟的“品牌”,只要不拍成彻彻底底的烂片,就会有无数的粉丝买账。

导演能力上有轻微的差距,相较于最高可能达到数千万美元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

而对于杜克-罗森伯格来说,作为一个亿万富豪家庭的独子,杜克-罗森伯格对于财富,没有太高的追求。

或者说,即便是“追求”,也不是几千万美元能够满足的。

站在杜克-罗森伯格的立场上,放弃一些片酬,争取到执导《星球大战》的机会,反而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