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要生了

摇滚教父 黑色贝斯 2191 字 9个月前

在一番接触之后,请来了系列的制片人布莱克-伯克,为这部大制作“保驾护航”。

后者在好莱坞也算是一名金牌制作人,经手过多部投资一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出品的影片在商业上的成功率也有所保证。

不过,整个剧组,唯一确定下来的重要职位,也就只是这位制片人而已。

无论是导演,还是主演阵容,都还没有确定下来。

后者是一件漫长的工作,在好莱坞成熟的宣传运作机制之下,复杂而声势浩大的“选角活动”,本身也是影片宣传计划当中的一部分。

而导演的甄选,进度要快得多。

目前进入到最后一轮甄选的导演一共有三人,其中和有过多次愉快合作的杜克-罗森伯格也在其中。

另外两人,都是圈内的资深导演,虽然远远达不到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的程度,但也算得上是大牌。

从个人感情上来讲,罗杰自然是偏向于杜克,而且在三名导演之中,杜克-罗森伯格的个人薪酬无疑是最低的。

甚至于,迫切需要“执导顶级大片”履历的杜克,在个人待遇方面必然会愿意做出极大的让步。

而另外两人,无论哪一个,开出的价码都必然是千万美元以上的基础片酬,外加少量票房分成的条款。

仅仅只是在导演薪酬这一块,若是选择杜克-罗森伯格,至少也能为二十世纪福克斯省下数千万美元的成本。

对于这部制片总预算预计在二点五亿美元左右的大制作来说,数千万美元的成本,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一笔小数目了。

这部电影的投资,二十世纪福克斯也不打算完全由自己来出。

倒不是说控制风险,单单只是凭着这个名字,五亿美元以内的投资,无论如何去折腾,都是绝对亏不了的。

至少在搞出几部超级烂片,砸掉这个品牌之前不会。

二十世纪福克斯决定通过“融资”的方式,来解决拍摄资金的问题,主要考虑的还是不能吃独食,否则难免会遭到其它巨头的联手排挤。

其它巨头手中的大制作,大体上也是如此。

比如说华纳兄弟的系列,就接受过其它五大的投资,虽然投资的比例不高,但也算是释放某种善意的信号。

当然,作为系列版权的实际拥有者,以及电影项目的发起者,二十世纪福克斯在这个项目中必然是要占据绝对的主导,分出去的份额也不会太多。

另一个大项目也是如此。

两个项目相加起来,二十世纪福克斯自己会占据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投资额度,只拿出百分之二十来分出去。

其实,在项目立项的时候,二十世纪福克斯内部有人提议过,按照“好莱坞传统”的方式募集资金。

说白了,就像是乐队曾经在这张专辑上做的一样,坑“圈外人”的钱。

通过各种复杂的运作手段,将盈利巨大的项目在账面上做成亏损,这对于二十世纪福克斯来说没有任何的难度。

而在如今这个年代,好莱坞的大制作项目,又是许多富人眼中非常理想的投资项目。

——当然,这仅限于那些没有被“好莱坞式募资”坑过的人。

不过,在一番讨论之后,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董事会还是否决了这项提议。

原因倒也简单,在母公司刚刚进行过扩股融资之后,除了部分资金用于偿还贷款之外,大部分的资金其实都是注入了各个子公司。

至少对于二十世纪福克斯来说,同时推动两个大项目,在资金上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既然不缺钱,自然也没必要闹出什么麻烦事来,影响自己的名声。

虽然说好莱坞巨头从不在乎名声,但却也不至于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故意砸自己的招牌。

君不见,当华纳兄弟宣布系列的结算结果为亏损一亿多美元之后,这家公司的名声变成了什么样。

虽然说名声坏掉也没有影响华纳兄弟继续赚钱,但总归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