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人们常常把“美国梦”这个词挂在嘴边。
底层梦想着“美国梦”有朝一日成为现实,而那些真正站在天花板顶端的人,则不断向下层灌输着“美国梦”这个虚假的信念,以便于让自己可以更加安逸地趴在这个国家身上吸血。
整个国家上下,所有人都知道一句话,叫做“美国梦都是骗人的”,但却没有人会愿意戳破,甚至主动生活在这个谎言里。
然而,在以亿为单位的庞大基数之下,例外总是会有的。
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斯区的劳尔德-贝兰克梵,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的代表。
贝兰克梵出生于一个标准意义上的“贫困家庭”,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邮件分拣员,母亲则是全职家庭主妇。
也就是说,一家人的全部收入,就是贝兰克梵的父亲,每月不到五十美元的薪水。
而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里,劳尔德-贝兰克梵凭借着哈佛法学院的博士学位,在离开第一份工作的公司之后,劳尔德-贝兰克梵很快将目标盯上了大名鼎鼎的高盛集团。
第一次应聘被拒,劳尔德-贝兰克梵并没有灰心丧气,反而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收入高昂、身份体面的税务律师的职位,转而加入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去做推销员。
有趣的是,就在劳尔德-贝兰克梵成为公司内排名第一的金牌销售的那一年,这家名为“n”的小公司被高盛集团收购,劳尔德-贝兰克梵就以这样一种完全没有想到的方式,加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公司,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一直到2006年,高盛集团的时任ceo亨利-鲍尔森被当时的总统任命为财务部长,自动从高盛离职。
在董事会的投票决议之下,劳尔德-贝兰克梵在五十二岁这一年,成为了全球最庞大的证券公司之一,高盛集团的新任ceo兼董事长。
凭借着2007年的出色业绩:在华尔街整体低迷、如摩根士丹利、美林、贝尔斯登等等,这些高盛的“老对头”的股价都下跌了至少百分之二十的情况下,劳尔德-贝兰克梵凭借出色的手腕和业绩,让高盛顶住了次贷危机的压力,股价不跌反涨,虽然涨幅只有区区百分之五,但在这一年的华尔街,却已经是一枝独秀。
凭借着这一份业绩,劳尔德-贝兰克梵成为2007年《财富》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商业领袖的第三位,仅次于发布了肾机的乔布斯,以及新闻集团的默多克。
然而,就和所有的“美国梦”一样,在脱离了底层阶级之后,劳尔德-贝兰克梵并未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为“大多数普通人”争取利益,反而与“资本家”们站在了一致的立场上。
至少在剥削平民阶层这一点上,劳尔德-贝兰克梵并没有做出任何改变。
当然,若非这一样的原因,劳尔德-贝兰克梵也不可能成为高盛集团的ceo兼董事长就是了。
华尔街,高盛集团的大楼内,劳尔德-贝兰克梵正在听取着一位高层的汇报。
“根据我们的评估,单纯从投资的角度来讲,继续持有环球音乐集团的股份有极高的风险。”
开口的是一位投资部门的高管,“考虑到【量子音乐】近期的动向,我认为应该和对方进行试探性的接触,转让这批股份。”
似乎是怕劳尔德-贝兰克梵不了解这些“小事”的细节,高管又补充道:“【量子音乐】近期频繁与环球音乐集团的小股东们进行接触,虽然没有公开,但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他们已经收购了至少百分之二十三的股份。如果再加上我们手中的这些,【量子音乐】立刻就会成为环球的第一大股东,为了这一点,想必他们会给出一个不错的价码。”
【量子音乐】最近一段时间动作频频,借助着环球音乐集团在亚洲遭遇到的困境,不断压低环球股东的期待值和信心,从而说服众多的中小股东脱手股份,套现离场。
虽然这些动作都很隐秘,但想要瞒得过高盛,却是不太可能的。
事实上,外界很少有人知道的一点是,北美最强大的情报机构,既不是联邦调查局,也不是中央情报局,而是十大财团自己的情报网络。
而这十大财团,任何一家,都和华尔街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盛背后,同样也不缺乏这一级别力量的支持,否则也不可能在次贷危机之后,发展成华尔街第一大证券巨头。
若是出手针对环球音乐集团的是波士顿财团,或许还有本事瞒得过其它几大财团的情报网。
但仅仅只是波士顿财团之下一个家族中的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