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调侃了一阵,话题又被罗杰拉回到正事上来。
“既然你们都不打算现在就休息,我们正好谈谈下一步的计划。”
罗杰对不远处的空乘示意了一下,对方立刻会意,拿来罗杰早就准备好的资料,分给胖子几人。
这是在过去几个月里,罗杰为乐队准备的下一张专辑。
《摇滚圣经》的新作,激流金属篇。
在所有的金属类摇滚当中,激流金属绝对算是仅次于重金属的一个大类分支,不但受众极为广泛,而且具备极大影响力的敲击乐队也有很多。
仅仅只是老一代,就有七支顶尖的大牌乐队。
北美四巨头,金属之王metallica、麦格戴斯megadeth、杀手乐队slayer、炭疽乐队anthrax。
以及德国三巨头,缔造者乐队kreator、毁灭乐队destruction、索多玛乐队sodom。
除此之外,testament、overkill、violator等相对来说的“年青一代”中的佼佼者们,也大有取代前辈们,成为新的“激流金属巨头”的趋势。
当然,严格算起来,这些乐队并非每一支都是“坚定的激流金属风格”,而是只在某一段时期如此。
比如说早期的麦格戴斯和炭疽,而像金属之王,以后来的标准而言,更像是“加快了速度的重金属乐队”,而不是一支标准意义上的敲击乐队。
在罗杰的前世,随着激流金属的发展,还衍生出了不同的流派,例如黑敲、回潮等等,不过那些和眼下这张《激流圣经》或者说《敲击圣经》没有太大的关联。
想要在如此多的的大牌乐队当中挑选出合适的代表作,混杂在一起,制作出一张高水准的激流金属专辑,难度是非常大的。
类似的尝试,乐队过去曾经有过一次,就是那张《重金属圣经:所罗门之钥》。
然而那次尝试的结果并不能说十分的理想,虽然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依照卡尔-瓦伦丁的反馈来看,这种成功,更多的是建立在对乐队“信誉”透支的基础上。
至少在口碑方面,那些普通歌迷还好,但一部分比较挑剔的歌迷,对这张专辑单曲之间的割裂性、不连贯性表现出了一定的不满,认为“这不是一张专辑,而是十首单曲混杂在一起的产物。”
不要小看这一点,虽然说在如今的数字唱片时代,在乎“专辑整体性”这件事的歌迷已经成为了稀有动物,但他们在歌迷和粉丝当中的影响力却是很大的。
在这次的《敲击圣经》的选择上,罗杰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优先确保“整体风格的一致性”,而放弃“将更多乐队的作品搬进专辑里”。
至于作品的选择嘛……
反正只能挑选一支乐队,罗杰干脆不考虑那么多,直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了杀手乐队slayer的一张经典专辑,《血腥统治》。
虽然slayer在激流金属几大巨头里的排名一直不算高,但却是罗杰最为喜欢的一支乐队。
而且在罗杰的个人观点里,这支乐队也是为数不多的,一直保持着激流金属的“纯粹性”的乐队。
虽然到了后期,slayer也在他们的音乐中开始融入了更多的东西,但一切的基础,仍然是“激流金属”,而不是其它什么音乐风格。
在slayer所有的专辑中,《血腥统治》或许不一定是最出色的那一张,但却是影响力最大的。
你可以在很多金属乐当中听出这张专辑的痕迹,毫不夸张地说,这张专辑改变了整个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的金属摇滚音乐。
不仅仅只是对激流金属的影响,同时还对后来的死亡金属、黑金属,乃至于一段时期里的重金属摇滚乐,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很多人的评价当中,仅仅只凭借着这一张《血腥统治》,就足以奠定slayer在敲击界的“教父”级地位。
这张专辑一共有12首歌,在1986年最初发行的版本中只有十首,而在1998年重新发行时,乐队又加入了两首“奖励曲目”,即《fector》和《ane》。
这两首“新歌”,依然继承了整张专辑一贯的风格,并没有对专辑的整体性构成明显的破坏,反而是对整张专辑的一个补充。
因此,在选歌的时候,罗杰没有多少犹豫,直接就采用了1998年重发行版本的12首歌,作为《敲击圣经》的作品。
虽然多两首歌,会导致练习、排练,以及录制的过程都要延长,还会增加少量的制作成本。
不过,反正整个下半年,乐队也没有多少工作要做,时间绰绰有余。
至于额外增加的那点成本,对于现在的乐队来说,也不是一件太值得在意的事情。
……
“速度210?哇哦!”
胖子接过曲谱,刚看了一个开头,就惊讶地大叫起来:“你这张专辑,是打算用纯粹的速度去折磨歌迷们的耳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