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动的华纳,未必没有让人钻空子的机会。
而环球……
就算现在环球的母公司维旺迪的财务状况不算太好,但对环球的影响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只要安然渡过这一段动期,未来的环球只会更加的强大。
在罗杰的记忆,再过上十年,环球唱片在很多地区的市场份额甚至都徘徊在当地反垄断法许的极限边缘,不得不将旗下的部分厂牌拆分出售。
想要从这样一家巨头手拿回自己的专辑发行权,除非付出远远超出其价值的利益,否则根本不可能做到。
但若是付出的代价太大,那又成了一笔亏本的买卖。
罗杰只是动了一下念头,就将这件事放到一边,将注意力放在海外发行的工作上。
唱片的发行部门已经完全并入了百代,并且还扩招了一批员工。
这给百代相对稳定的发行体系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但却是必须要进行的一步。
大量新鲜血液的补充,不但可以激发百代自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人也是乐队在百代唱片安插进去的“钉子”,是乐队逐步掌握百代唱片真正权利的开始。
现在的乐队,确实握有百代唱片的绝对控股权,但要说真正彻底地掌握了这家公司,却还差得远。
从唱片加入的这批人,原本从事的就是发行方面的工作,在融入到百代的发行体系之后,只需要一定时间的熟悉,与现有的渠道合作方建立起联系,有能力单独稳定住发行渠道畅通之后,乐队对于百代唱片的改革就可以逐步进行。
到了那个时候,若是有不听话的,裁撤掉就是了。
但这需要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在罗杰几人的计划之,能够用一到两年完成这一步,就已经算是十分的成功。
在伦敦呆了一段时间之后,罗杰再次匆匆忙忙地返回北美。
“让人和空客公司联系一下,催促一下进度。”
从机场出来,罗杰对边的助理抱怨道:“北美欧洲来回飞来飞去,再没有一架公务机,我迟早会疯掉!”
这个疯掉,当然不是因为航班的问题。
而是租赁大型飞机的费用。
无论任何产业,如果经常使用的话,长远来看,租赁的价格都要远远超出直接购买。
航程高达一万多公里的大型飞机,租赁的价格要远远超出只能在北美境内飞行的型飞机。
单单只是最近两个月内,为了在伦敦和洛杉矶之间往返,乐队花在飞机租赁、机组薪酬以及燃料等开支方面的钱,加起来就高达上千万美元。
“我会尽快和空客沟通。”
惠特尼在备忘录上记了下来,又提醒道:“按照空客公司过去的记录来看,他们极少会提前交付订单。”
在下飞机订单的时候,罗杰就关注过这方面的问题,自然清楚这一点,只是点了点头,随口道:“催一下就行,不用强求,还是以质量为主。”
飞机毕竟不是其它的东西,质量、安全,永远是第一要素。
罗杰可不希望空客为了赶订单,而导致飞机的质量出现什么问题。
这关系到的,是自己的人安全问题,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好在,空客公司在这方面的口碑还是相当不错的,至少比同等级的波音要强出太多。
说了几句,罗杰就收住这个话题,看向依耶塔-哈森,问道:“你之前电话里说的,具体是什么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