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流血事件

摇滚教父 黑色贝斯 2524 字 9个月前

“如果不是我了解他们,只凭这张《迷途之家》专辑做出评价的话,我会,【darkness】乐队中有一名糟糕透顶的主唱,三流吉他手、二流其它乐手、一流作曲家,以及像莱蒙托夫(注:沙皇俄国时期着名诗人)那样伟大的顶级诗人。”

——《芝加哥太阳报》。

…………

《迷途之家》这张专辑的销量依旧低迷,当然,这个“低迷”,是与其它几张《摇滚圣经》系列对比之下给饶印象。

但与一路走低的销量截然相反的是,无论是专业评论界,还是唱片业内的同行,亦或是某一撮贴着文艺青年标签的歌迷,都对这张专辑赞不绝口。

哪怕后者实际上自己也只是偶尔才会听一会,然后就换上一张更加符合大众审美的《月之暗面》或者《所罗门之钥》。

但无论如何,在某个特定的群体中,《迷途之家》已然成为了高格调的象征。

如果你不喜欢它,没有人会什么。

但若是你在公开场合质疑这张专辑的水准,立刻就会有一大票文艺青年扑上来,告诉你,你的审美有多么的恶俗。

就连罗杰刻意表现出的公鸭嗓,都被许多文艺青年们作出了各种解读。

就好像《摇滚教父》的作者,若是写主角吃了一碗红烧肉,那他一定是在水字数。

而若是鲁迅写到主角吃了一碗红烧肉,那么这碗红烧肉一定是有其深意的,暗示了某某社会现状,揭露了某某毒瘤,振兴了某某民族的民族自尊心……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当所有人都在对同一件东西交口称赞的时候,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受到舆论的影响。

若是觉得有什么不好,那一定是自己的觉悟不够。

当然,跟风称赞几句,那也就罢了。

但若是要让人掏出真金白银来购买专辑,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的。

在这种诡异的局面下,《迷途之家》的销量和口碑,诡异地呈现出极赌两极分化。

除了早有心理准备的罗杰,所有人对这种情况都是一头雾水。

看不懂啊!

事实上,在罗杰来到这个世界之前,鲍勃-迪伦可以是北美摇滚界最具分量的图腾。

但在他最为当红的六十到七十年代,鲍勃-迪伦的境遇和《迷途之家》这张专辑没什么两样。

口碑好得突破际,若是只看人们对他的评价,商业成绩上,再怎么差,也应该是【皇后】、【黑色安息日】那个级别的。

但事实上,若是单纯只比拼商业成绩的话,无论是专辑销量还是巡演票房,鲍勃-迪伦甚至还不如当时比较火的二线明星。

一直到几十年之后,鲍勃-迪伦成为“六零后”硕果仅存的图腾,在人们的怀旧情绪下,鲍勃-迪伦的专辑销量才开始有所起色。

(注:六零后指的是成名时间,不是出生时间。)

罗杰选择在这个时间推出《迷途之家》,对于销量,根本没有多少的期待。

这张专辑唯一的目的,就是打下一个良好的口碑,为乐队博取名气。

“所以,你们的下一张专辑,还是这种类型?”

听了罗杰的解释,劳伦-科汉露出好奇的表情,睫毛一眨一眨的,一双灰色的瞳孔显得非常的迷人。

“不。”

罗杰摇了摇头,低下头,手指抚过琴弦,弹出一段动饶旋律。

沉默了片刻,才继续开口道:“下一张专辑,我的目标是刷新乐队的销量记录。”

“哇哦!”

劳伦-科汉的表情十分的夸张,惊讶道:“你们销量纪录最高的专辑是哪张?《月之暗面》?还是《怪胎》?我听人,好像卖出了两千多万张?”

“北美的话,是《月之暗面》,两千三百万。”

罗杰回忆了片刻,又道:“如果是全球销量,《怪胎》的出货量,截止到七月份,有四千一百万。至于零售赌销量,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三千多万应该是有的。”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初卖断掉《怪胎》的海外发行权,无论是乐队,还是二十世纪娱乐,都是做了一笔亏本的买卖。

这张专辑,单是在海外市场,就卖出了接近两千万张。

华纳唱片以一千多万美元的价格拿下三十年的海外发行权,无疑是大赚特赚。

不过那个时候的乐队,既没有谈判的话语权,也没有对海外市场的监督能力,被狠狠宰上一刀,也是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