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打包八亿?

摇滚教父 黑色贝斯 2325 字 9个月前

乐队原本的计划,是在mad唱片建立海外发行体系的时候,用这几张专辑为其铺路。

但等了两年,也没有等到足够优秀的收购目标,仅仅只是在英国、澳洲两个市场插了几个眼。

对于乐队的专辑迟迟没有进入海外市场,海外的粉丝显然是颇有怨言的。

虽然可以在网络上购买数字版本,而且还更加方便,但仍然有不少人更喜欢实体唱片的感觉。

拖到现在,乐队已经不打算再拖下去,早在两个月前,就要求mad唱片和西奥多与各大发行方接触。

不过有一个很显著的问题,在现在这个年代,一张专辑最值钱的时候,无疑是刚发行的前几个月。

若是某一张专辑,在北美发行过后,足足迟了两年才进入其他地区的市场,不提无孔不入的盗版,单单只是互联网上的数字唱片,就已经将实体专辑的市场份额几乎完全侵占。

在这种情况下,这几张专辑的海外收益,并不被业内所看好。

至少发行最早的《郊区的耶稣》、《滚石》这两张专辑,都处于一个被看衰的行情。

简而言之,就是没有一家发行方愿意给出高价。

若是卖得便宜了,乐队又不甘心吃这个亏。

虽然这完全是自己坑自己,但若是能将损失甩给别人,做起这种事来,罗杰可绝对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然而,无论是华纳还是环球,亦或是其它具备全球发行能力的大厂牌,也没有傻子,都不肯接这个盘。

“我们的开价太高了。”

西奥多露出了一个无奈的表情:“四张专辑打包八亿美元,还要加入分成条款,这样的价格,没有人会接受。”

八亿美元,这就是乐队所开出的海外发行授权费用。

当然,所谓的开价,也不是说就一口咬死,没有任何还价的空间了。

谈生意,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无非就是那么一套。

不过很显然,如华纳、环球等大厂牌,一致认为,就算是漫天要价,这个价码也太过离谱了点。

根本毫无诚意!

“《月之暗面》的北美销量是多少?”

罗杰突然问出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截止到上周的数据,2103万张。”

西奥多对这些数据了如指掌,脱口而出:“其中实体销量1017万,是近五年来最出色的‘首发’成绩。”

所谓的“首发”,是指一张专辑在发行之初,销量最高的一个阶段。

这个时间的长短,随着唱片业的变革,也在不断的变化。

在七十年代,一张专辑的“首发”期限可以长达三年,而到了现在,业内的普遍观点是,只有发行的前六个月,才可以算作是“首发”的范畴。

“数字唱片我们先不算,只算实体。这一千万销量里,典藏版黑胶占了二十万,典藏版dvd五十万张,剩下的平装版有磁带,cd,黑胶三种。磁带和黑胶的销量占比很低,我们干脆不去计算它,就当这九百多万全是cd。”

罗杰随手扯下一张白纸,写下几串数字,边写边说道:“按照零售价格来算,典藏版黑胶每套1399美元,典藏版dvd每套699美元,平装版cd每套26.99美元。”

说着,笔尖重重地在纸上划过,写下一串大号的字体,“《月之暗面》这张专辑,在实体唱片零售端的收入,是8亿8500万美元!扣除掉经销商百分之三十的分成,剩下的收入是6亿1950万美元!这只是北美地区的收入!”

这是粗略计算出来的数字,而实际的收入还要更高一些。

毕竟,平装版黑胶唱片卖出去的数字虽然不多,但价格却很高。

再加上mad唱片通过自有渠道卖出去的部分,比如说网购等等,也不需要和零售商进行分成,单单只是这一部分,就有额外的上亿美元入账。

当然,这只是收入,没有扣除宣发、唱片刻录、运输、税收等各方面的成本。

不过,仅仅只看这高达六亿多美元的收入,就足以证明《月之暗面》这张专辑的吸金能力有多么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