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沃特斯影响了摇滚乐坛所谓的“黄金一代”,包括猫王、滚石乐队、鲍勃-迪伦等早期的巨星都受到了穆迪-沃特斯的启发。
虽然这位蓝调吉他手从未涉足摇滚领域,但对摇滚音乐的贡献确实极大。
在查证过资料之后,罗杰才知道,穆迪-沃特斯出生于二十世纪初,准确地说是1913年,和查克-贝瑞等人一样,不但在罗杰的前世就是乐坛传奇,在这个世界也同样如此。
作品有没有不同倒是不清楚,毕竟罗杰不怎么听纯粹的黑人布鲁斯音乐,但至少《rollin'.stone》这首歌确实存在,而且对乐坛的影响很大。
致敬一下去世二十多年的老前辈,多少也算是一个宣传的素材,虽然这个素材的意义不大。
除了特别喜欢怀旧的人以外,根本没几个人知道穆迪-沃特斯是谁。
毕竟这位传奇吉他大师活跃在三四十年代,距离现在太过久远了,不过倒是能抬高一下《滚石》这张专辑的逼格。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格莱美会员的平均年龄倒是不算太大,但最核心的那一批评委,可一个个都是怀旧的老头子。
在远离格莱美两年之后,拿一张带有浓厚怀旧意味的专辑出来,只要专辑取得足够的影响力和口碑,很容易在格莱美上有重量级的斩获。
足足一个多小时的采访结束之后,记者带着写满了笔记的便签本,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开。
“麻烦你这么远跑一趟,辛苦了。”
鲍德温-弗耶斯送记者离开的时候,握住对方的手,隐蔽地将一个信封塞到对方手中:“这次的事,还是要拜托你多担待一下。”
《滚石》杂志派出的这位记者显然是个老油条,轻轻一捏,仅凭着手感,就大致估摸出来,信封里至少有十万美元。
这种带有目的性的采访,收一些好处,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但一次就拿到六位数,哪怕是对资深记者来说也是很难遇到的。
记者很清楚这一行的规矩,收下钱,就要为对方办事,比如说在回去写文章的时候,要朝着对金主有利的方向去写。
十万美元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记者用力在鲍德温-弗耶斯的手掌上握了一下,将信封接了过去,笑得很灿烂:“不辛苦,这是我的工作。”
【工作】两个字被加重了语气,颇显意味深长。
鲍德温-弗耶斯也同样笑容灿烂,收钱的人开心,送钱的人,又何尝不是送得开心?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鲍德温-弗耶斯却是很清楚,眼前的这位记者,只要再熬上一两年,攒够了资历,随时都能升级为拥有个人专栏的编辑。
十万美元,对于乐队来说只是一个小数目。
这么一点钱,绝对值!
现在投资出去十万美元,比对方升职之后送五十万还要有用。
mad唱片的办公楼里,采访结束之后,罗杰找到了音乐制作人迭戈。
“迭戈,你的人准备好了吗?”
罗杰看了一下手表,开口道:“六个录音师,以及相应数量的其它人手,明天早上九点,到我的录音室报道。”
乐队的成员已经全部召回,排练也进行了几次,是时候开始《滚石》专辑的录音了。
在人手方面,罗杰依然选择了迭戈和他的团队。
合作了几年,单单只是这份默契,除非有非常重要的理由,否则罗杰绝对不会考虑换人。
“我跟他们都打过招呼,明天开始,绝对不会有人迟到。”
迭戈立刻做出了保证,紧接着又提醒道:“罗杰,第一笔资金尽快拨付到位,租赁场地和设备都需要钱。”
mad唱片并没有建立自己的录音室和后期工作室,录音方面倒是好说,罗杰-克里斯蒂安庄园里的设备足够使用。
反而是后期方面,每一个项目,都需要临时去租一间合适的工作室。
“我一会就联系会计师,三天之内,第一笔一百万美元绝对会到账。”
罗杰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钱,是相当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