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

可对这么多年,习惯了每一分钱都掐成两半来精打细算的花的江妈来说,浪费钱,乱花钱在她这里就是天大的罪过,别说为了五毛一块钱吵架,就是江爸多花一分钱,她都觉得值得吵。

前些年的那种贫穷困苦的日子,她真是过怕了。

为了节省菜价成本,他们不仅每天都要骑十公里的路,去批发市场去批发食材,江妈在江爸去卖饭盒,她洗完菜切完菜没事的时候,还把她屋后的一亩荒地给开辟出来,种上了土豆、玉米、花生、大白菜等蔬菜。

用江妈自己的话说就是,就开田时累一点,以后不就每天浇点水,顺手的事,累什么?

夫妻两个,一个整天想着怎么开源,一个整天想着节流。

把江柏的学费和一部分生活费给江柏寄去后,江爸又悄悄把江柠的学费给她寄了过去,告诉江柏,钱不够再给他打电话。

江柠收到江爸打过来的八百块钱,也没说什么。

这钱她拿的理直气壮,不说她还未成年,他养她也是应该,就是这么多年,江爷爷把工资都补贴了江爸,这些钱即使她不用,孝敬江爷爷不是应该的吗?

江柠的集训队要上课,走不开,江爷爷则带着江柏回村,给祖先祭祖。

在堤坝上放牛的人,看到江爷爷回来,还很好奇的问他:“老发财,你和你小孙子双抢不回来,这双抢都结束了,你怎么还回来了?双抢你大儿子家活干不完,还雇人干的。”

江爷爷一边佝偻着背在堤坝上慢悠悠的走着,一边朝堤坝下面放牛的人大声说:“我小孙子考上大学了,我不得回来跟老祖宗讲一声啊!”

沙河里的水已经退了下去,双抢割完稻子插完秧,水电站的抽水机又开始日夜不停的抽水,但因为今年雨水多,即

使抽了三天三夜,今年的河床也没有露出来,所以今年不能像去年一样,去河滩上摸鱼了。“望他笑成那个样儿,就知道是好事情了。”

想到江柏今年也要高考了,开着村口老店的老头儿笑咪咪的问江爷爷:“是不是你家二小子考上大学啦?”

江爷爷迈着得意的步伐,脸上具是得意的表情,一步一步迈上高台,大马金刀的往高台上的石墩上一座,嘿嘿直乐道:“我小孙子考上大学啦!哈哈哈哈哈!”

高台上,包括附近邻居们听到,纷纷高兴地笑道:“二小子考上大学啦?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大个子也真是苦尽甘来了,家里又出了个大学生!”

“他们家怎么尽出大学生苗子,这都三个了,难不成真是祖坟埋的好?”一时间,冒出许多想要找道士和尚,给自家祖坟迁坟的想法,家里有老人的,也眼馋江爸家的祖坟,想要以后死了把坟就葬到江爸的爷爷奶奶坟旁边去。

江爷爷笑的就更得意了,小店的老头见他得意,也得意地笑道:“你家三个大学生,我家不也有一个?说不定马上也是两个了!”

老头子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大孙子去年也考上了,大孙女和江柏同年,在邻市的高中就读,也是今年高考,他儿子的一家都定居在邻市,一年当中也就过年回来待两天,是以村子里对他几个孙子孙女都不熟,也就没什么感觉。

可江柏是他们看着长大的,眼看着小时候被当做小姑娘养的漂亮小姑娘,一下子长这么高,长成个大小伙子了,还成了大学生,一时间都有些感叹时间过的真快。

还有人说:“你家二小子今年也有十八九岁了吧?要找对象了吧?我娘家有个外甥女,长得可标致,现在在厂里一个月能挣三百多,一年能给她家里带回来三四千块钱,可能干了,等她过年回来,我给你家二小子介绍!”

“你可得了吧,人家二小子现在是大学生,以后也是要找大学生的,就算不找大学生,高中生起码要的吧?”开店的老头儿说。

他语重心长地对江柏说:“二小子,你现在还年轻,别急着找对象,等你到了大学,先把学业搞好,如果在大学里遇到合适的,尽量在大学里找,你爸妈好不容易把你供出来,你可别又回来了!”

他们这里的人,想走出大山多不容易啊。

一条沙河,将河两岸的百姓一分为二,河对岸的炭山都通电多少年了,才轮到他们这里通电,还三天两头的停电,多少年,多少人,一到停电的夜晚,就眼巴巴的看着河对岸灯火通明的炭山,期望赶紧来电。

路不通,桥不通,人家都开上了三轮车了,他们这里还靠着船出去,没有船,光是河堤路,都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对岸的炭山,骑自行车,还得扛着自行车摆渡过河。

所以他儿子能够在邻市买房定居,一年才回来几天,老头子都不让他们回来。

回来做什么?永远留在这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在地里刨食吗?

一时间,江柏考上了沪市大学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江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