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召开了贫困户和村民代表参加的群众大会,在会上与群众商量名额,把话说开,把事实摆开,让群众参与到这一决策之中。既是查漏补缺也是民主投票决策,然大家心里有数,防止后续出现错误舆论。”
贫困户和村民代表参加的群众大会?
所有人都愣了愣,刚才的那几个工作环节已经是很圆满了,这一步是不是多此一举了?
就在李华话音刚落,就有人提出了质疑。
“李华同志,这一步是不是有点多余了,咱们只要每个组都张贴核查的结果,不是一样可以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吗?从时间成本上来看,这一步是没有必要的。”
李华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他觉得,由明眼人会帮他解释这个事情的。
果然,此人话音刚落,就有人发言了。
“我倒认为李华同志的安排很妥当,刚才他已经说了,这后续就是为了让群众参与,一是查漏补缺,二是让群众参与,防止后期出现争议和争论,这本就是未雨绸缪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
“我也支持李华同志的做法,这一步看似可有可无,但实际上是后续工作的稳定剂。如果不公开透明让大家看看,让大家提前把意见说出来,一旦房屋开始建设,将会暴露更多矛盾。”另一个领导说道。
众人点头,刚才有人意见不一,但这么一讨论,大家都赞同了李华这个做法。虽然时间上是多花了一些,但是稳妥。
沈建武举起手摇了摇,示意大家安静。
“我们请李华同志继续说下去。李华说了有两个方面,这才说了第一方面。”
众人停下了讨论,再次把目光集中到李华身上。
不少人都疑惑,工作流程都这么完美了,还有什么要补充的?难道他在这些环节之中还有秘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