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出事了

岳峰峦讲得很随意,但是大家都很受用。

岳峰峦这几句话,其实很有门道。一些领导肯定会高高在上的喊着,大家必须马上落实,明天开始我逐村督查,然后巴拉巴拉。

但岳峰峦就说,各村看看,有什么事大家一起商量。

这其实也是督查,就是换了个说法,但村里面的同志听着感受就不一样。

“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县上出台了住房保障政策,对贫困户里面没用房屋的或者房子已经是危房无法住人的,要修建房屋,就是贫困户自建房,建好验收之后,按规定领取补助。”

贫困户建房。

这是好事情啊。

“岳镇长,贫困户建房是所有的贫困户还是没有住房的贫困户?”有人开口问道。

这一问问出了问题的关键,如果是所有贫困户,那就是每个人都有建房的资格,新房谁不想要,肯定会有很多人申请建房。

岳峰峦摇了摇头,“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贫困户的区别,贫困户要区分为一般贫困户和重点贫困户,贫困户里面条件好一些的,算是一般贫困户,如果房子什么的都没有,比如成天在镇政府转悠的那个大爷,无儿无女,房子也要塌了,他这种情况算是重点贫困户,可以建房。”

众人点头,原来还有这么一个问题。

“这个工作尤其需要大家主意区分,而且要再公平公正的条件下,修房造物在农村是一辈子的大事,如果有免费的钱建房,互相之间比较的人就多,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但是大家必须要把握好,不要因为一个好政策,落实的时候又带来了新的矛盾。”

众人点头。

虽然大家在点头,但是大家其实心里没底。

为什么没底?因为很多东西无法量化区分。

比如收入,一个家庭有多少收入,都是凭农户自己口说。干部们可以从房子和家具方面看出一些差别,比如一家有装修,另外一家没有装修,就可以判断出来条件的好与坏。

但是在两个贫困户之间,收入都不高,家具家电都是没有,凭干部直观区分就有很大的难度了。

所以,这个任务看似简单,但正如岳镇长所说,如果搞不好,就会造成新的不平均,造成新的矛盾。

哎......

有人突然想起了上次解决问题的情况,那不是李华化解的么。

有一个人这么想,那么就会有两个人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