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悄悄松了口气。李白、陆游、苏轼,加上唐太宗,都是历史上一等一的人物,自己的作业应该没有被注意到。然而,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到楚棠继续道:
【另外,冯梦龙同学在不在,你这个作业有点东西啊!】仿佛听到地狱传音的冯梦龙表情一僵:完了。
其他人也纷纷面露疑惑,冯梦龙是谁?竟然被点名了,难道他的作业也完成得非常好?而冯梦龙同时代及其之后的却是隐隐露出了兴奋地表情。
楚棠将他的作业贴在公屏上。
“唐太宗夜骂李隆基,杜子美集贤展高才。”李世民缓缓念出上面的标题,目露怪异,“这文题……"
贞观君臣面面相觑,接着便听水镜里继续讲到:【唐太宗夜骂李隆基,杜子美集贤展高才,很明显,冯梦龙同学yy了一篇小说。】
未央宫。
刘彻的兴趣彻底被挑起来了:"“yy是什么意思?唐太宗是先代君王,应该骂不到李隆基吧!还有杜子美也未曾展贤才,这yy难不成是虚造之说?"
他想起司马相如赋篇中的子虚、乌有亡是公,但这个题目听起来比司马相如的更有意思诶!刘彻端着酒杯,感觉好奇极了。
洛阳。
杜甫看着水镜也是目露茫然:“《汉书·艺文志》有言,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魏晋六朝时有《世说新语》、《搜神记》之流,这冯梦龙,竟敷衍了我朝之事?"
【小
说内容是这样的,唐太宗一日有感仙人示警,有不肖子孙李隆基会败掉李唐半数基业,于是求得仙人开恩,趁夜潜入李隆基的梦境之中,细数李隆基的种种罪孽,把李隆基骂了个狗血淋头,并警告李隆基勤于政事,亲贤臣、远小人,一旦有昏聩之举,他将执杖痛打,绝不留情。还贴心的当场演示,先把李隆基揍了一顿,直接把李隆基给揍醒了。
李隆基虽然心有余悸但并不信邪。第二天,李林甫来了,说起集贤堂里考校杜甫的事,李隆基本想说这件事全权交给你处理,结果一开口就觉得自己像被谁打了一下,殿内众人吓了一跳,纷纷叫着抓刺客,却连个人影都没看到,只好作罢。
接着,李隆基仍然想说把事情交给李林甫处理,结果又被打了。一连几次,都是如此。他才想起梦里太宗皇帝的话,于是试探性地开口表示自己亲临集贤殿主考,果然没有再被打了。
李隆基认命般来到集贤殿,亲自考校杜甫,发现杜甫果然是当世大才,当场授官。
此后,李隆基但有行差踏错之举,就会有棍子毫不留情地抽下来,他由此深信了太宗皇帝梦中之语,一辈子兢兢业业,并提前发现了安禄山等人的谋反之举,将他们一网打尽,安史之乱没有发生,杜甫也做了一个盛世臣,家庭圆满,喜获大团圆结局。】
太极宫。
李世民听罢精神一振:"好!朕正想要这么做,好好教训教训李隆基这个不肖子孙!"房玄龄也有些忍俊不禁:“小说家言,当真天马行空。”洛阳。
杜甫嘴巴张了张,不得不说,编得很……梦幻。太宗不忍大唐沦亡,入梦施教,终生约束君王;自己抱负得展,再不用漂泊零落,虽只是胡编乱想之作,但终究是因着一份感念。
他笑了笑:“冯梦龙倒是个有趣之人。”未央宫。
刘彻听得很爽:"这冯梦龙编得真不错,又是仙人又是入梦,又是挽救大唐国运的,他怎么不帮朕编一个,就叫什么……汉武帝梦临三国世,斩曹贼重光汉江山。"
看得出来,猪猪陛下对东汉末年分三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非常不满了。
司马相如忍不住捂脸,小声反驳道:“曹操也没有篡汉,不如斩了司马懿,将曹刘孙收为己用,重振大汉威名。"
话音刚落,他便发现座上的皇帝目光灼灼地盯着
他。司马相如心里一惊,慌忙跪下:“陛下,臣知罪,臣不该多嘴,御前失仪。"
刘彻笑盈盈地摆摆手,面容和蔼可亲:“长卿何罪之有?你的想法很好嘛,比冯梦龙的好,下去
写出来给朕看看。"
司马相如:???
他确实不该多嘴的。
明朝。
朱元璋乐得直拍大腿:"有意思,有意思,这些民间话本子异想天开,倒是极适合解闷。"朱棣跟在旁边点头:“这冯梦龙不知是哪朝之人,想法倒也新奇有趣。”
冯梦龙的好友冲他竖大拇指:“这个本子不错,冯兄捂得这样紧,竟没有给我等拜读。”冯梦龙尴尬地笑了笑:"拙作,拙作,不值一提。"他真的后悔死了,现在不仅是被点名了,历朝历代都知道自己写的话本内容了。
按理说他既然敢写,必然也不怕刊行,但问题是,这是水镜啊!放在水镜上历朝历代的人都看到了,那唐太宗与杜工部,必然也是能看到的。冯梦龙尴尬极了,如果他学习了网络用语,一定要说一句:写同人舞到正主面前了怎么办?!
不论他们如何做想,普通百姓却是对这个故事极为喜欢,尤其是中晚唐的百姓,明知道写的都是假的,但还是忍不住红了眼圈,冯梦龙,是圆了他们的梦啊!
【冯梦龙是明朝著名文学家,整理、编写了“三言”等一系列白话短篇小说,以yy之作最为著名,这位同学的作业也深得偶像精髓,还写出了爽文的感觉。夜骂李隆基的情节,别说,还挺解气的。】
众人一致点头:没错,非常解气,要是太宗能取代李隆基就好了。广大人民群众无师自通开始进行再创作。
明朝。
刚刚还在讨论的朱家父子对视一眼,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好,是咱大明的文人!”
朱元璋对文人本没有特别推崇,但看着水镜上一个个汉朝的魏晋的唐朝的宋朝的,他深深地觉得大明不能输。这下好了,不仅有徐谓,还有冯梦龙,大明的文德,也不错嘛!
【不过安史之乱是封建矛盾的集中爆发,约束李隆基虽然能解决一时,但是还是逃不过历史周期律,大家要坚持唯物史观哦!】
太极宫。
李世民微微皱
眉,楚棠的意思是,即使换了李隆基,唐朝也难免衰落?他想起前隋,杨广无道,民怨四起,最终天下大乱,这便是封建矛盾的集中爆发?可安史之乱,不就是因为昏君奸臣么?楚棠这几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咸阳。
嬴政同样目露沉思,她记得楚棠曾经称他们为封建时代,封建矛盾,是说整个封建时代的矛盾么?那大秦后来是否也陷入了这种矛盾?还有那历史周期律、唯物史观,虽然听不懂,但总觉得是有点不得了的东西。
【另外顺便提一下,古代小说还挺有意思的,比如冯梦龙写过什么《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讲王安石怎样在才学方面碾压苏轼,这是什么王粉写出来的东西。】
北宋。
苏轼满脸问号:“王安石的才学碾压我??”感谢汉语的特殊性,让他一下子就懂了“碾压”的意思。
皇宫,宋神宗哈哈大笑:“王爱卿果然高才,都被后人写到话本子里去了。”
正在和皇帝议事的王安石一脸尴尬,听起来好像有点贬低苏子瞻啊!不过,他忽然也有点好奇,苏轼才高,他自认也不差,他们两个到底谁更胜一筹?
后宫里,曹太后一脸不平:“王安石的才学怎么可能比得过苏子瞻?冯梦龙好生无眼!”
【再比如说,《汉武内传》写,汉武帝出生之前,他爹刘启梦到有赤彘从云中直降宫内;《汉武故事》又讲,刘启梦到高祖对自己说,“王美人得子,可名为彘。”综上,汉武帝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猪猪陛下。
另外两本小说里都写了汉武帝与西王母的故事,也算是圆了猪猪的修仙梦。
小说,圆梦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