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她自己提到的黑白分明、嫉恶如仇,似乎都是褒义词。
但是在她的价值观里,好像又并不完全是那么回事。
按玄君以前的教导,初生的婴儿会本能的区分“好妈妈”和“坏妈妈”,进而把整个身周世界都区分出“好”和“坏”,这是二元对立,这符合小孩子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但如果小孩子长大了,“好”和“坏”也没能成功融合,仍然简单的把某些东西全然判定为坏的、丑恶的、令人厌弃的,一提起来暴跳如雷、一棍子打死,大约……至少很难获得一个“心性成熟”的评价。
当然,简单的好坏判定便于分类站队,人们在观看其他人的观点时,即便是面对不够成熟的好坏判定,但只要符合自己的是非观,说不得也会觉得大快人心,甚至跟过去一起踩一脚。
说到底,“认同”这种东西,和“事实真相”经常不是一回事。
那么,为什么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信念和认同呢?
那倒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喜欢或者不喜欢某个信念,多半是我的成长过程中,在某一时刻某一件事中,这个信念对我产生了好处或者坏处,所以我就认同或者反对了它。
那么,我自己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可能会不断新增和变化的信念群,他人也是。
我个人认同的,可能他人不认同,反之亦然。
这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存在即合理,合理也只是合理,和正义道德无关,和事实真相也无关。
再如何偏僻古怪不可理喻的信念,它既然存在,也就是合理的,哪怕形成这个信念的逻辑链再如何不可思议、充满巧合和意外,哪怕这个信念本身看起来再如何违背常理。
接受它的存在,并不代表着要取而用之。
这只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所以才如此丰富多彩。
“所以说……社交,是用来看遍人间百态的吗?”
【可以这么说,但也不止如此。】
叶云兮托着腮,喃喃道:“这个视角看起来……倒也确实有点意思,和世间污浊坑的视角完全不一样呢。”
甚至隐隐觉得心境也开阔了些许。
“所以世间污浊坑……唔,先记个日记再继续想,和家里聊天有时候挺容易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