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就是多费一些时间罢了。
四天96个小时的总比赛用时,显然是绰绰有余的,而华夏民族向来以吃苦耐劳闻名于世,哪怕是几个通宵达旦地编程和写论文,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分头翻译了两个多小时之后,田立心、白紫和程相杰这才先后将两道题的题目完全翻译出来,之后就是将三个人的翻译结果对照之后,确定最终的翻译结果并开始选题了。
大概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米国的参赛代表队已经差不多讨论出了选题结果,这个流程他们甚至可以在咖啡馆和餐厅里边完成;事实上,很多米国的学生也都是这么做的。
差不多十二点时,田立心等人周围的几个来自贝勒屯、哈佛或是mit的学生们,就背着笔记本说笑着走出了机房。
田立心同一机房的几支华夏代表队的成员,以及屈指可数的其他国家的学生们,还在热烈地讨论着两道题目的差别。
这次mcm的第一道题的题干很短,其题目为“空间交通管制”:
“为加强安全并减少空中交通指挥员的工作量,联邦航空局(faa)考虑对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添加软件,以便自动探测飞行器飞行路线可能的冲突,并提醒交通指挥员,为完成这项工作,faa的分析员提出了以下问题:”
“要求a:对于给定的两架空中飞行的飞机,空中指挥员应在什么时候把该目标视为太靠近,并予以干预。”
“要求b:空间扇形是指某个空中指挥员控制的三维空间部分。给定任意一个空间扇形,我们怎样从空中交通工作量的方位来估量它是否复杂?当几个飞行器同时通过该空间扇形时,在下面情形所确定的复杂性会达到什么程度?”
“(1)在任一时刻?”
“(2)在任意给定的时间范围内?”
“(3)在一天的特别时间呢?在此期间可能出现的冲突总数是怎么影响复杂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