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煮酒论天下,大同世界1

大秦刺客 尾生 1391 字 9个月前

宽阔的长廊型草堂中,学童们盘膝坐于坐垫上,人人前面都摆着一只小书案,上面摊开着一册竹简。高冠博带的老夫子拿着一把戒尺,在草堂中来回踱步。

“孔夫子曰:诗三百,思无邪。

“吾曰: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歌乐;颂者,宗庙之曲章。

“诗三百,述商周上古之事,千五六百年之间,旁及列国君臣世次,国土山川,封域图牒,鸟兽草木虫鱼之名,以及风俗善恶,方言训诂,盛衰治乱,美刺之由,无所不载。

“常诵诗三百,可明心,明情,明政,明礼,明天下兴亡,明道法自然。

“昨日我已教尔等识《蒹葭》之句读,尔等谨记否?”

学童们大声回应:“夫子教诲,谨记于心!”

老夫子微微一笑:“很好,请朗读并背诵全文。”

学童们便开始摇头晃脑,齐声朗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清晨一抹光芒透过窗纱,斜斜映照在木榻前。

李彦从睡梦中惊醒,挣扎了一下,却发现浑身伤痛,动都动不了,不由惨叫了一声。

这时,姜乔正提着盥洗的铜盆打开房门走进屋内。

李彦奇道:“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读书声?”

姜乔莞尔笑道:“这是我开的私庠。”

草堂大院之外,扶苏、蒙毅两人并肩走到狭巷中,书童们欢快的读书声飘出院墙,传到了两人的耳中。

扶苏顿住脚步,拍了拍蒙毅肩膀:“你听,这是什么?”

蒙毅眉头微蹙:“读书声?”

扶苏大为惊喜:“《蒹葭》!这是秦风啊!咱们秦国的名诗!”

————

1.句读:古代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诵读时称文句中停顿的地方。语气已经完的叫“句”,没有完的叫“读”,由读者用圈(句号)和点(逗号)来标记。

2.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