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伢子,别看了,九天不随我,随他爸。”
☆、第042章 人迟暮
三十三年前,在生活还没那么燥热的时候,有一戏声闻大江南北,有一言市井口耳相传,有一人名震山川河岳。
戏为‘牡丹亭’。
言为‘方寸高台,五尺水袖,绝世花旦出代末,乱煞流年’。
人为苏丹青,似是妙笔丹青化作的人儿,青葱水嫩的十八岁,就出演了昆曲的‘牡丹亭’,戏是好戏,曲是好曲,华文漪版的惊为天人,梅兰芳版的珠圆玉润,张继青版的软语娇嗲,早在人心中占尽了地儿。
却没有人,能像苏丹青那样,一娇一嗔,一颦一笑,一念一唱,以新人之态却在B市戏剧院乍亮相,就一出‘惊梦’惊遍了天下,余音绕梁,听者唇齿留香,以至于这场‘牡丹亭’的演出期间,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甚至在那一年,还卷起了‘杜丽娘’风潮,市井间都有人念唱那艳丽的词曲。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可惜天纵英才的苏丹青才唱了四年,满了二十二岁,就跟了B市新近崛起的一个黑帮头子,收了行头,先安心做了黑帮头子的金丝雀,后来又生了个孩子,喜气洋洋转成了贤妻良母。
从此,苏丹青从不沾阳春水的十指,碰遍了油盐酱醋,只念叨阳春白雪的朱唇,恋上了‘女子无才便是德’。
但是好景不长,二十九年前,苏丹青嫁了没多久,孩子也还没满周岁,B市三大黑帮因军火纠纷,联手围了那个名为‘红水’的帮派,双方实力悬殊,红水帮的退路被尽数切断,大本营着火,忠心耿耿的下属在大火中丧生,余者不是逃命,就是见风使舵的投了降。
大火灭了后,红水的头子和家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三大黑帮为了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在全国各省市搜捕,费尽心机,几次有了消息,却都被险之又险的甩脱。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苏丹青不再是那个水袖善舞,惊艳世人的花旦,也不再是那个拖儿随夫,跨省流亡的落难金丝雀,年过半百的苏丹青,在躲过了所有的追杀,所有的暗算后,和丈夫儿子在N市活的风生水起。
壁炉火光烈烈,苏丹青把麻花辫子散开,换了一身青花瓷的旗袍,织锦缎的鞋,手捧着茶,十指纤纤,左手腕上松松的吊着一根开过光的艳丽红绳,妖娆的红色,把那白瓷一样精致的手衬的动人心魄。
苏丹青捧着茶盏,轻轻的喝一口,从容不迫的动作上,依稀还能看见当年花旦的倾城之态,那骨子里的宁和,曾让无数富豪魂牵梦萦,也曾让道儿上的巨擘心头痒痒,而如今这宁和,渐而入深,入定,就给迟暮的苏丹青带来了个诨号,‘活菩萨’。
“九天,今晚留下吃饭吧,和细伢子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