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毕竟是新事物,海商们还是比较谨慎,不敢贸然放弃现在已经成熟的风帆海运。
从他们了解的况来看,此船上次没跑几里,船舱便进水不能航行,最后被木船拖回船厂。
若是在海上航行,出现这样的事故,茫茫大海,可找不到人,也无法救援,恐怕只能沉入海底。
因此商人对于这种新东西,还是不太信任。
“开始试航了!”陈明遇停止与众饶交谈,指着江面上,开始加锅炉,逐渐提起速度的蒸汽轮船。
同上次下水,龙江船厂,数万工匠一起发出震的欢呼不同,这次江边的工匠,比上次还多,却鸦雀无声,工匠们都精神紧绷,害怕船只又出问题。
蒸汽轮船,在两岸百姓的注视下,冒着黑烟,转动着明轮,慢慢向西,逐渐消失在众饶视野,数万工匠才高心抛起毛巾,发出一阵欢呼。
这时陈明遇解释道:“这次试航,将从南京逆流航行至湖广荆州,然后返回。若是船只没有问题,便进行海上试航,与一艘帆船同时从上海出发,看谁先抵达东洲后,再返回上海。”
如果船只在内河中,能逆流航行至荆州,在海上能够横穿太平洋抵达东洲,那么船只得价值,无疑就十分巨大了。
陈永华闻语,激动道:“如果海上试航成功,我招商船运公司,愿意向龙江船厂,采购一百条这样的蒸汽船。”
陈明遇闻语,脸上露出笑容,对一旁的船厂督办道:“听见没有,一百条蒸汽船,有没有信心吃下。”
督办满脸潮红,以龙江船厂现在的制造水平,估计一年也造不了五艘,但督办还是拍脯道:“阁老放心,只要有订单,不管多少艘,我们都能造。”
这两年来,明朝搞基建,搞投资,同时还对外作战,朝廷赤字很大,已经欠了不少钱。
赵铭觉得这不算什么,比较正常,后来好多国家,都是借钱过活,但是中国人历来讲无债一轻,高筑墙广积粮,内阁和朝廷不少官员,都对朝廷目前的财政比较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