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束缚

扶明 话凄凉 1223 字 10个月前

而且,这些钱,赵铭以为都是该花的,今岁投入六百万,用不了几年就能回本,而且是成倍的赚回来。

这笔账,赵铭是与陈明遇算过的,陈明遇管理度支,赵铭振兴苏松常的计划,必须有他的支持。

“大家稍安勿躁!”陈明遇说道:“这些开销,大帅与余商议过。现在府库尚有一百万两白银,足够数月开销,华兴公司账上,亦有一百万两,用于日常运作。有这二百万两,东海镇足以正常运转。这次投入六百万两,半数银钱,都是募集于东南绅士,且有这笔银钱注入,以我估算,光是明岁丝绸一项,就能获利五百万两,若再加上受到丝织行业刺激,带动起来的其它行业所产生的赋税,我料定一年下来,能收八百万两。即便是除去分红,还有留一部分用于再次扩张,也能收二三百万两。”

陈明遇扫视众人,挥拳振臂道:“这件事,是绝对值得做的。”

在决定投入银钱振兴苏松常之前,赵铭和陈明遇首先对于苏松常的各行各业,进行了了解。

一匹上好的丝绸,在内地卖六两,外销则可以卖到十五两,若是能恢复产量,其中利润极为巨大。

而丝织行业需要大量雇工,同时还有许多上游产业,带动起来之后,整个苏松常的赋税,将会翻几倍。

这时赵铭也道:“昔日南宋一隅,通海上之利,岁入数千万。我大明朝地大物博,百姓勤恳,倘若开丝绸、瓷器、茶叶通商之路,仅此三项即可富甲天下。这个二三百万两,还只是保守估计,待上海开埠,各国海商前来贸易,只会赚得更多。”

马士鳌等人闻语一愣,不明白陈明遇是怎么算出来的,但是陈明遇的为人,大家都十分清楚,知道他不可能说假话。

若是投入六百万,两三年就能收回成本,以后每年多个几百万两的收入,那东海镇绝对富可敌国。

在做的众人听后,不禁一阵议论,这时马士鳌却抱拳道:“大帅,我心中还是尚存一丝疑虑……”

堂上众人满腔热情之时,马士鳌却依旧心存疑虑。

赵铭微微皱眉,“先生有何疑虑,大可明言,只要言之有理,我自然从善如流。”

“大帅!我方才听完,觉得此事确实乃是一件好事,只是不知道大帅考虑过没有,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苏松常乃是天下膏腴之地,朝廷能让我们东海镇管理几年。如今,朝廷封赏至今未曾下来,大帅推荐的知府、知县也都未得到正式任命,若是朝廷欲收回苏松常,那如何是好。”马士鳌经历过上层的斗争,考虑得比较多,“若是朝廷对大帅另有任命,所谓人走茶凉,咱们东海镇的投入,岂不白白便宜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