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沉思片刻,抬头道:“余想将军之意,乃是刹住降清之风气!”
这个夏完淳,长得俊朗,还那么聪明,赵铭真是越看越喜欢得紧。
天下大势崩坏,就是坏在洪承畴、吴三桂、李永芳、刘良佐、刘泽清、左梦庚、郑芝龙,这些人汉奸身上。
“不错!小隐知我心也!”赵铭赞叹一声,然后沉声道:“自甲申国变,建奴南侵以来,天下叛降如云。不管是朝中文臣,还是勋贵武将,大半投敌。建奴区区十余万,而临中国,并非建奴强,实乃数典忘祖,恬不知耻之辈太多。若不刹住这股望风而降的邪风,浙东、福建、西南还会出现叛贼,届时难免不会像江北四镇一样,投降满清,如此天下就亡了。今日本将杀俘,就是为了告知天下人,投降必死,本将之刀,也是能杀人的。让那些意志不坚,准备投降满清之人,知道为建奴效命,是要付出代价的。”
郭忠听了赵铭的话,精神不禁一振,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往事,彻底改变了收纳降军的想法,忽然咬牙切齿道:“将军说的对,必须要让那些叛贼付出代价!”
夏完淳点了点头,不过却有自己的思考,他沉吟道:“将军之言在理,望风而降之风,必须止住。不过,眼下敌强我弱,一味杀俘,是否会让一些有心反正之人,彻底倒向建奴呢?若是如此,光复大业,必然阻力重重。”
赵铭赞许的看向夏完淳,心中决定一定要将这个少年,收入自己的麾下。
“小隐说得不错,一味杀俘,确实会让投清之人,彻底倒向满清!应此,对待投清之人,也要有方法,一方面要让他们感到恐惧,明白后果,令世人不再轻易投清,一方面也要给他们一个机会,允许他们戴罪立功,壮大我们的实力。”赵铭沉声道:“让这些人感到恐惧,是刹住叛降之风的必要手段,因此本将不仅要杀战败被俘之人,还会令天地会刺杀叛贼,制造恐惧,令叛贼胆寒。同时,本将也会给他们一次机会,而这个机会就是,主动投降者,或者反正立功者不杀,若敢抵抗,则尽数处决,震慑叛贼。”
清军杀敢于抵抗之人,制造恐惧,想要使得汉人屈服,赵铭则想告诉那些软骨投,投降满清,同样是死。
夏完淳听了赵铭的话,不禁行礼,“将军考虑周全。”
赵铭呼出一口浊气,“清军每攻一地,便以屠城要挟,使得各地望风而降。那梁化凤并非清军逼着投降,而是自己跑去参与满清的武进士考试,主动去为满清效命。如今清军占据区域广大,像梁化凤这样的人,必然不在少数,甚至可能越来越多。因此,本将必须以残暴手段,刹住叛降投清之风,特别是这种主动投靠满清之人,当见一个杀一个,杀到他们夜不能寐,胆寒为止。”
郭忠两眼通红,当年建奴屠杀辽民,他的家人都死在建奴屠刀之下,他孤身一人逃到皮岛,投靠毛帅,抗击建奴,为家人报仇。
后来毛帅被杀,他依然在辽东坚持抗击清军,可是叛贼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沈志祥等人,却不顾辽人与建奴的血仇,投靠了建奴,并帮助鳌拜攻下皮岛,郭忠在皮岛取的妻子被杀,只有他逃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