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而后,随着宋元喜不断进阶,从元婴化神再到出窍大乘,这些宋家子弟更是个个深信不疑,当年那场金丹雨,确实奥义太深,他们无福消受。

此时的宋元喜,正在与宋微汇报在绝地内,这几十年的磨炼。说起自己经历过的那些事儿,他并未夸大去渲染描述,反而简明扼要,几句话带过。

宋微早年是接触过宋元喜的,对其性格也算有些了解,如今百年过去,“爱表现”这一点倒是收敛许多。

想到繁简真君的事情,宋微心中不由叹了叹:唯有经历艰难,才会被迫成长。

“你进阶金丹之前,我向你父母均是发送传音符,然两人都未赶来,你可知缘由?”

宋元喜想了下,只觉父母应该还在千林台和邀月海中,如此机缘厚重之地,就是进去个百八十年亦是可能。

于是含糊道:“我爹娘都在闭关,元喜谢过家主,此前帮我清神以及布置进阶现场,实在感激不尽。”

宋微摆手,“不过分内事,你既已金丹,就是家族新晋的长老,族内自有一份月例予你,你去登记一下,了解族内一些事项,之后便回玄天宗吧。”

两人又说了些琐碎,宋元喜去往族内专门庶务处登记信息,待了解清楚作为族中长老应当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之后,这才离开。

再回玄天宗,时间已经过去快五十年。

宋元喜回来得巧,正好赶上十年一度的开山招收弟子。此时玄天宗外的万阶台,密密麻麻都是往上攀爬的孩子。

他们大多十来岁,有些已经引气入体,但也就炼气一二层的样子,有些还只是凡人之躯,却也凭着自己的毅力坚持住。

宋元喜是宗门修二代,自是没有经历过这些的,先前也不甚关注此事。

如今已金丹,他反倒来了兴致,遂在宗门口停下,想要看看这番热闹。

“宋师兄,你怎得回来了?”有相熟的筑基弟子看到宋元喜,立即上前热情打招呼。

论修为,宋元喜永远及不上弟弟宋元若,但是论人际关系,宋元若也是望尘莫及。

宋元喜在宗门内要好的弟子颇多,内门外门均有。如今过来打招呼的,就是在外门灵枢阁做事的筑基弟子,大小也算得上一个管事。

然宋元喜还未开口,旁边一位金丹长老却是眯着眼笑开,“该改口叫师叔了。”

那筑基弟子愣住,继而回过神大喜,冲着对方行礼道:“弟子见过宋长老,恭喜宋长老成功进阶金丹。”

宋元喜微笑点头,受了这份礼,又问:“这万阶台考验何时结束?”

“还有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便是日落,未能爬上来的,这便淘汰了。”

“是么,那我留下看个结果。”

宋元喜与旁边金丹长老和筑基弟子有说有笑,十分虚心请教这开山招收弟子的详细流程。

那金丹长老听着听着,不禁眼前一亮,笑问:“宋长老这般积极询问,可是有收徒的意向?若是有,这一批进来的苗子里,

我帮你瞅瞅,若有合适的,且送予你当个杂役弟子。”

才刚进宗门,不过凡人之躯,当金丹修士的记名弟子是完全不够格的。但若是杂役弟子,那倒是可行。

若金丹长老看重,日常培养,日后再转为记名弟子就是了。当年的杜天宇,走的就是这条路子。

这也是外门弟子进入内门的一条“捷径”,然此路有好有坏,有人愿意有人不喜。

宋元喜却是摇头,师父还未找回,哪有心思收徒!

想到繁简真君,宋元喜看热闹的心思一瞬淡去,和在场几个负责人匆匆话别,便径直朝着主峰方向飞去。

此时第一个孩子刚巧爬上来,看到一身青松道袍的修士从天边飞过,只一下就消失在巍峨高大的宗门口,内心顿时升起一股渴望。

“这便是修仙的仙人吗?如同雄鹰展翅,自由翱翔在天上。可上天入地,可下海登极,无所不能!”

“终有一日,我亦能如那位一般,成为强者。”

十岁的孩子,从凡俗界历经艰辛到此,清澈稚嫩的眼神里却写满了坚定。

宋元喜一到主峰,直奔大殿去寻掌门,却被守值弟子告知,人在无回山。他心中焦急,一刻不停又赶去无回山,却被告知人去了赤霞峰。

等宋元喜赶到赤霞峰,掌门刚和峰主商量完事情,正准备离开。

“等等!掌门且等等!”身后一道急呼声响起。

文渊真君和松泉真君双双回头,看到朝他们飞过来的身影,先是一愣,继而露出喜色。

“宋元喜?竟是这小子,长进不少,已经金丹了。”松泉真君由衷为小辈感到高兴。

文渊真君却是笑容复杂,一方面为宗门弟子进阶感到欣喜,另一方面亦是开始发愁,这小子应该刚进阶金丹不久,气息都未稳定,就这般火急火燎回宗找他,定是为了刻录魂灯一事。

“唉,该来的总是要来,如此任性,管不住啊~”

松泉真君却是朗声道:“非任性,乃韧性也。元喜这孩子,有繁简当年的倔强,却没有他师父的傲性,掌门如何这般悲观,一切未发生的事情,自该持有最好的期待。”

“你这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当得一峰之主,大半的责任交由云溪。如何晓得我作为一宗掌门的心情?”

“自是比不得掌门辛苦,掌门为宗门殚精竭力,便是一百个我都难以望其项背。松泉哪敢自诩掌门之艰苦……”

“不听你扯嘴皮子,你少去几趟无回山下棋,我便谢天谢地。”

文渊真君笑骂几句,待宋元喜落到跟前,便与松泉真君道别,带着人直接回主峰。

他什么也没说,就将两人复刻好的魂灯取出,交给对方。

宋元喜不禁愣住,“掌门早已复刻?”

“虽不希望你走上如此艰难的一条路,但你能来找我,我心中又是欣慰。”这种希望又不希望的复杂感情,当真是折磨人。

宋元喜听出话中意,冲着对方行了一礼,“元喜多谢掌门关爱,请掌门放心,我必定惜命,不敢轻易送死。”

文渊真君心情更复杂了。

这话听着忒是耳熟,当年修复妖界界壁时,繁简也是如此说的。那人还说自己是真小人,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如此愚蠢之事,是万万不可能做的。

如今再看一脸真诚的宋元喜,他只觉这话透着十足的假。

“你心意已决,我便不好再多说什么,且等你佳音,待归来时,为你举行金丹大典。”

文渊真君说着又失笑,“你师父当年一直不肯办元婴大典,只说师未归。如今我就不再问你这蠢问题了。”

宋元喜亦是点头,“谢掌门。”

离开主峰,宋元喜犹豫一番,终是没有回万海峰。

再次站在宗门口,离去前,他回头看了眼身后巍峨的崇山峻岭。

“我的亲朋好友们,请原谅元喜这一次不告而别。待我寻师归来,愿把酒言欢,共叙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