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第二百四十七章 二合一

新品增加婴儿篮、可摇晃也可固定式的婴儿床,婴儿床需要结合木工工艺,稍微复杂一点。

张老四他们几个蛮喜欢,赶紧带着人开始研究。

周嘉妮叮嘱张老四他们,这几人毕竟年龄大了,光低着头干活对颈椎不好,平时起身的时候不要说起就起,要直起腰坐一会儿,缓一缓再慢慢站起来。

也要注意休息……

张老四他们乐呵呵听着,心里熨帖极了。

村里没什么事了,周嘉妮就往县里打了个电话,问了问富教授所在的位置,收拾东西过去跟着富教授跑了几天。

这个暑假她肯定不能盯到尾,首都还有一摊子呢。

拢共在这边待了大半个月,回齐阳住了两天,就急匆匆回首都了。

白昊阳跟肖敏已经过来了,肖敏觉得这手工活有趣,天天跟着于晚霞串珠子。

家里热闹,姜新凤可高兴了。

周嘉妮走之前给他们留的那个背包的样品已经做出来了,周嘉妮检查了一遍做工,非常满意。

于晚霞之前比着周嘉妮那款双肩包做过一个了,这次的样品里除了那一款,还有两款不一样的,她看着也喜欢,但还不知道周嘉妮准备用来做什么,就没忙着让张婶儿她们帮忙做,这会儿见周嘉妮回来,她就问这两款新包能不能自己各做一个!

肖敏也眼巴巴看着。

吕敏娟也喜欢,她只要个最简单的就行。

周嘉妮核对了用的布料尺寸以及大致的手工时间,感叹纯手工效率真的不高。

核对出成本,报了价,让他们愿意做就做。

白昊阳问:“嫂子,这包也准备寄卖?”

周嘉妮摇摇头:“没那么容易,真要长期做包咱们就不能弄布头啥的了,还得跟寄卖单位收布票。可咱毕竟是个人供货,不是公对公形式的,百货大楼或者供销社那边应该不好谈。”

白昊阳抓抓头:“那先不做这个买卖?”

周嘉妮想了想:“咱俩去趟服装厂。”

她拿出其中两款,有一款就是她背了好几年的那款包,再加一款新的。

两人骑车往服装厂赶去。

路上跟白昊阳商量:“制衣厂如果能看中咱们的产品,愿意用咱的图生产这款包,那就让他们匀咱一点活,他们出材料,我们只加工,他们给加工费…这挣的肯定不如咱们自己做挣得多,但这种大批量要的布源咱们欠缺,还缺票。跟他们合作不光能解决这个问题,还安全。”

他们这算个小作坊了,家里成天这么热闹,难免不会引起邻居怀疑,回头再给她找事儿,虽说能解决,但也觉得挺膈应得慌。

要是能跟制衣厂谈成合作,就是跟国营单位挂钩了,这跟从火柴盒厂接活没多少区别,变得相对合理合法一些。

就是多了层保护罩,在这层保护罩下他们能发挥的东西就多了。

用两张图纸,换一个保护罩,很划算。

白昊阳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回还不用则铭哥那边的关系吗?”

邱家在制衣厂有关系,周嘉妮知道,但之前买布头这些她觉得没必要,凭白昊阳的巧嘴就能谈下来,非要耗费一次人情,不划算。

周嘉妮:“我们先自己谈。”

他们经常从这边买碎布头,加上白昊阳行事也活络,跟门卫都混熟了,此时见两人过来,门外笑着招呼道:“又来买布头啊?”

周嘉妮笑着递上一瓶路上买的汽水,道:“大爷,这次不光买布头,我还想跟您打听一下,我们要是想跟厂里谈个生产方面的合作得找谁负责?”

找厂长?她当然知道可以找厂长,可人家明明各层部门分的很清楚,你非得跳过去直接找大领导,哪怕大领导那边通过了并安排下去,下头原本就负责该程序的人也不会多高兴。

老大爷握着冰镇汽水,在这炎热的夏天里添了一丝凉意,心头舒畅,一听说跟生产上的东西有关,就忙道:“找生产科的聂科长,你们进门直走…看见那栋二层小楼了吗?从那边往右拐,在右边那排房子,上二楼,办公室门上都写着,看着字儿就找着了…今儿你们运气好,聂科长刚好在家呢。”

“谢谢大爷。”

两人登了记就进去了。

往办公楼走的时候,白昊阳低声道:“要是不成,咱就找找葛家姑姑。”

是指邱则铭大姨婆家的小姑子,也是邱家在服装厂的关系。之前邱则铭帮滨县服装厂弄的那批料子就是走得葛家姑姑的关系。

周嘉妮不赞同:“要是不成,说明厂里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生产需要,或者觉得我们推荐给他们的产品不合适,这种情况走人情关系只是让葛家姑姑为难。要是不成咱们再想别的办法,可以找周边的服装厂试试……”

虽然还有半年就进入八零年代了,但这时候的物资依旧紧缺,服装厂的东西只有不够卖的份,不可能缺少产品生产。

而这时候很多国营单位根本不在乎创新不创新,就包来说,现在斜挎着一款军绿帆布包走在街上依旧能意气风发。

而很多农村孩子上学装书的包还都是家里自己缝的布包,能用一块完整的布做的都少,大多都是碎布头拼接起来的。

能背上军绿帆布包,是特别多、特别多青年人和孩子的梦想。

所以书包创不创新根本无所谓啊。

两人都有些紧张,忐忑不安地上了二楼,找到了聂科长的办公室。

不过里头似乎有人,隐约还有争执声传出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有点泄气。

好像来得不是时候。

不过来都来了,不进门打个招呼显然不合适,就在门口等着。

里头的说话声隐隐约约传出来,周嘉妮听了一耳朵,大致是为了生产任务分配的问题,提到‘一车间’‘三车间’‘裙子’‘衬衣’之类的话。

在门口站了大概二十分钟左右,门才开了,三个中年男同志脸色均有点不好的出来,落后的一位还看了周嘉妮和白昊阳一眼,但也没多问,就快步追上前头的两人,嘴里喊着:“老杨、老宋,你俩听我说两句……”